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乡村宗族文化复苏的路径依赖

乡村宗族文化复苏的路径依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乡村宗族文化复苏的路径依赖

"

[摘 要]近来,广大农村出现了宗族文化复苏的现象。笔者深入农村进行调查时,发现了宗族文化复苏的深层原因在于村民对祖宗神灵的信仰依赖,并发现了其运行的内部机制——民主选举、阳光操作和信仰支撑的构架。

[关键词]宗族文化 信仰 路径依赖

宗族、宗族文化研究向来是学术界研究中国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农村改革使农村的面貌大为改观,农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农民对祖宗神灵(化身为菩萨)的信仰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笔者对江西F村宗族文化活动的调查,或许能透视宗族文化兴起的内在根源。

一、宗族文化及其复苏

1.宗族文化概念

宗族文化在很多专著或文章中有所论述,比较代表的有钱杭、谢维扬和周大鸣。张善斌认为,宗族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家族的存在和活动为基础,以家族的认同和强化为特征,注重家族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宗族文化通常包括家族的结构、功能、行为、伦理、观念、心理精神和礼俗等层面(张善斌,2002)。笔者认为,宗族文化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相对稳定地积淀在族人心理层面的宗族观念、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和价值传统。

2.宗族文化在乡村的复苏

宗族文化在乡村的复苏主要表现为祭祖联宗、编撰族谱、修建祠堂、组织农村乡俗活动等。F村是宗族文化活跃的典型村,全村不足四百人,以傅姓为主,刘姓只有少数几家。傅姓族谱早已编撰完毕,2000年重修傅氏宗祠并且有宗祠的组织机构——傅氏宗祠神部,在神部的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宗族文化活动,如重要节日的祭拜活动等。

在农村重大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全村每户(包括刘姓)村民都要派代表去宗祠祭拜,这种祭拜活动是村民自愿参加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希望神灵保佑,以求平安富贵。正月初一,宗祠尤为热闹,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欣赏燃放爆竹的“精彩”,喜饮新添男丁家庭赠送的甜酒,畅谈外出打工的喜怒哀乐。

正月初六是众菩萨拜年的日子。这一天上午年轻的小伙子在神部负责人的组织下,在锣鼓声中,扛着菩萨走门串户,给家家户户拜年。菩萨拜年,每户须准备一个红包、两包香烟和其他祭品,并且菩萨到门口时有持续时间较长的爆竹迎接。如不这样将被视为对神的不敬,定有灾难降临。

二、乡村宗族文化复苏的深层原因

关于宗族文化复苏的原因,学界说法颇多:有的学者认为国家控制的松弛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是其复兴的制度环境;有的把它归结为中国社会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力量(强大的物质生产力)冲击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这些原因不无道理,但却不能解释经济发达地区为何会大量修建宗祠或宗庙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宗族文化复苏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宗族文化复苏的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对祖宗神灵(化身为菩萨)的信仰,即对祖宗神灵存在心灵上的路径依赖。

在谈及为何修宗祠时,一位神部负责人显得很激动。他说,你们年轻人不知道,我们祠堂里菩萨可灵验啦,特别是那个傅老将军能帮助我们驱鬼避邪,保护我们的平安。我亲眼所见,那将军附在人身上有神奇的威力。你想,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平时走路都困难,老将军附体于他,他就会行走如飞,近一米高的村栏,他轻轻一跳就过去了。另一位神部负责人说,邻村有一对夫妇生了几个女儿却没有儿子,于是夫妇就到祠堂向观音菩萨祈祷,不久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为了感谢观音还特意包了一百多块钱作为回报。他补充说,你说巧不巧,不去求就是女儿,一去求就是儿子,观音真灵。

可见,宗族文化复苏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祖宗神灵的信仰,这种信仰成了村民开展宗族文化活动的路径依赖。众所周知,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在对祖宗神灵共同的信仰支配下,宗族文化活动才有可靠的信仰支撑,人们的行为才能一致。这种信仰,无论多大的物质力量都难以摧毁,经济发达地区发达的物质力量并没有阻止大量宗祠或宗庙的建立及大量信男信女们的祭拜活动。

三、宗族文化复苏的评价、启示和历史性的消解

(一)宗族文化复苏的评价

对于广大农村发生的宗族文化复苏现象,学界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是封建主义回潮,是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如肖唐镖、幸珍宁认为,宗族势力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破坏性力量,它危及到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稳定,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肖唐镖、幸珍宁,1997)。

有的学者把宗族文化活动视为中性,如刘小京认为,宗族组织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和内聚能力,是一种中性的社会组织,并非对社会有害无益(刘小京,1993)。还有的学者认为,宗族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满足了村民的需要。如钱杭、谢维杨认为,宗族的出现和持续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汉人为满足对自身历史感和归属感需求的体现,是汉人的本体性需求(钱杭、谢维杨,1995)。

笔者认为,宗族文化活动是基于对祖宗神灵的信仰而开展的活动,它要求人们为善、趋利避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满足村民的精神需要,化解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困惑与不安,具有合理性。而且,村民开始从对宗族文化活动的关注到重视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卫生和道路建设:在F村宗族负责人的领导下,村里修起了水泥路、翻新了公厕,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由此观之,宗族是一股建设性力量,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宗族文化复苏的启示

宗族文化复苏在许多乡村已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正确正视这一现象对探索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宗族文化复苏给我们以下启示:

1.民主推选的集体领导机制

F村宗族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有较有力的组织机构。神部的七位负责人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他们自愿为村民服务,他们的活动要经集体讨论决定,并接受村民的监督。

2.宗族文化活动的阳光机制 3.共同的信仰支撑

无论是民主选举的集体领导机制还是开展活动的阳光机制都基于村民对祖宗神灵的共同信仰。他们在心中已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祖宗神灵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干坏事都会受到神的惩罚。祖宗神灵的潜在威力使村民不敢妄为,这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村民和负责人的行为。

(三)宗族文化复苏的历史性消解

然而,宗族文化活动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基于年轻人对祖宗神灵的信仰发生动摇,那些神灵的威力和影响在他们身上正在淡化和消失。年轻人对菩萨的信仰提出质疑。当对“神会保佑你吗?”展开辩论时,一位老妇人说,神会保佑的,要不还有那么多人进庙求菩萨,电视上不是经常看到有人到庙里求神拜佛吗?一经常外出打工的小伙子则反驳说,你说神会保佑人,那为什么神部的首位负责人会得癌症?按理说,他是最虔诚的,早晚都去祠堂祭拜,菩萨们应尽力保护他的健康才是。另外还有村里一老奶奶也经常去祠堂祈祷,那为什么还会在祠堂拐角的地方摔坏了脚,卧床三个月不起呢?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乡村还会重新出现宗族文化活跃的现象,他们正在仿效已经有声有色开展宗族文化活动的村庄。

[参考文献] [2]肖唐镖、幸珍宁.江西农村宗族情况考察[J].社会学研究,1997.

[3]刘小京.略析当代浙南宗族械斗[J].社会学研究,1993.

[4]钱杭、谢维杨.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为“植树造林”添份力
我学会了节约
第一次植树
一个热爱集体的人
我就要争一口气
放学路上
母爱,伴我成长
书包的自述
学会动脑筋
母爱伴我成长
我学会了节约
假如我有钱了1
一个热爱集体的人.
放学路上
假如我有钱了
汽车修理中心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前九个月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安排
建筑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钢铁公司烧结厂年度行政工作总结
汽车站年度工作总结暨下年工作安排
XX乡镇人大主席团年度工作总结
XX年度工作总结(县委组织部)
宣传口党委年度党建工作总结
我的XX年度工作总结
某某乡XX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乡镇人大主席(团)年度工作总结
XX年××镇人大工作总结及二XX七年镇人大工作计划
XX区XX年妇联工作总结
公司XX年度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
市消费者协会XX年工作总结XX年工作计划
无神主义的批判与人本主义的诠释——陈独秀宗教思想探析
“两税”合并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略谈会计准则的中国特色
公共财政对税收体系的要求
加强税收管理途径的理论分析
电子商务涉税问题的探讨
关于道教山水悟道诗的宗教思想探源
多视角析说税收增长
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浅谈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联系的特征
浅谈果戈理的宗教思想
浅论中华“太极图”生命范式的文化情韵
浅谈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现代启示
从课题入手,理解课文内容──《我为你骄傲》教后感
《我为你骄傲》教学反思
《我为你骄傲》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我为你骄傲》教学实录
《我为你骄傲》教学反思
《我为你骄傲》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我们永远要学习的──钻研文本──《我为你骄傲》教学反思
“质疑”质出来的一节成功的课──《我为你骄傲》教学案例
《三个儿子》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创设情境技能及在《我为你骄傲》一课中的应用
以《我为你骄傲》为例──谈德育渗透与语言训练的有机融合
《我为你骄傲》教学课例
《我为你骄傲》教学点评
《三个儿子》近义词反义词
《我为你骄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