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论农田防护林建设
"
论文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建设;原则;规划设计;技术措施
论文摘要 建设农田防护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风沙、干旱,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阐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要求及技术措施。
农田防护林建设,首先必须坚持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按照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要求,以建设高产稳产田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农、林、牧三者关系。其次,必须贯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对沟、河、渠、田、林、路统一规划,对风、沙、旱、涝综合治理。第三,在设计上要保证林带具有最大的防护效能,并尽量做到林带少占耕地。第四,农田防护林要紧密结合其他林种和“四旁”绿化,形成综合的防护林体系。
1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规划设计
1.1林带结构
它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横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状况等综合情况。平原地区应选通风结构林带。因为通风结构林带防护距离最大,通常由2行以上乔木组成,没有下木,有效防护距离在28h(28h表示林带高度的28倍)的范围内。 它是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防止主要害风的林带是主林带,主林带要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防止主要害风以外风力的林带是副林带,副林带一定要垂直于主林带。主、副林带形成的网格,呈长方形或方形。林带走向以主林带垂直于主风来确定。在大面积的农田上,只有营造许多纵横交织的林带,形成很多林网,才能起到全面的防护作用。
1.3林带间距 1.4林带宽度 1.5林带与地形地物的结合
农田防护林林带的设计应尽量与护路林、护岸林、环村林以及成片造林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节省耕地,另一方面又能构成综合的防护林体系,扩大防护作用。林带与道路结合时,可配置在道路两侧。与渠道结合时,可配置在渠道的南侧;与护岸林结合时,可配置在河流两岸。尽量做到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
2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技术
2.1整地挖穴
春节前大穴整地,穴的规格为长、宽、深各80cm,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由于所挖树穴标准高,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得到改善,春节后造林,苗木易于成活,而且根系和材积生长十分明显。
2.2树种选择
主要以乡土树种中的速生、抗性强的乔木树种为最好。平原地区适宜的乔木树种有:优良的杨树品种(如中涡1号杨、中林46杨等)、泡桐、刺槐等。
2.3树种苗木的选择
一是苗木要健壮,树干要挺直,要求分枝细小,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二是苗龄要求二年根一年干的平茬苗,苗高4 m以上,胸径杨树的2cm以上,泡桐5cm以上,有发达的根系;三是无病虫害。杨树要重点检查树干上有无溃疡病和天牛危害。
2.4栽植密度 2.5 栽植技术
杨树和泡桐的栽植方法简单,关键要细致,提倡大穴、大苗,随起随栽,并要扶正深栽,杨树的栽植深度为60~80cm,泡桐的栽植深度为50cm左右。都要按“根舒、栽直、压实和深浅适度”技术要求栽植,穴的大小以苗木根系在穴内舒展为宜,做到不窝根、不上翘、不外露、苗茎起立,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当填土2/3左右时,将苗木轻轻略向上提,并踏实,灌透水,最后将穴填满修成小丘或盘状,以利于蓄水保墒。此外,在同一林带上,应尽量做到“四个一样”,即树种一样、规格一样、高矮一样、粗细一样。这样不仅使带相整齐美观,而且有利于林木的均衡生长发育,有利于林带防护作用的充分发挥。
2.6幼林抚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风景
- 新年礼物
- 寂寞的心
- 夜静阅书
- 元旦来了
- 我看曹操
- 假如我是一名公主
- 制作新年贺卡
- 十年以后的家乡
- 读《草船借箭》有感
- 低碳减排歌谣
- 我的理想
- 地球爷爷哭了
- 家庭趣事
- 母爱
- 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
- 中国农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 如何根治农村的乱收费
-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 政府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 村籍、地缘与业缘——一个中部中国村庄的社会分层
- 村民自治所面临的挑战
- 加入WTO后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 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 剥夺村集体的经济权力
- 明代以来江南农业的生态适应性
- 提高中国农民民主素质和能力是中国长治久安的第一推动力
-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
- 开拓农村市场调研
- 《日记两则》成语积累
- 难忘的八个字
- 日记
- 100+10
- 日记
- 李白简介
- 急他人之急
- 飞机遇险的时候
- 《日记两则》好词好句好段
- 团结的力量
- 日记两则
- 《日记两则》词义辨析
- 爱的合作
- 永生的眼睛
- 《日记两则》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