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作为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度增长,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问题 对策

1 农民收入的现状2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1 影响农民增收的前提因素——市场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效益差,我国农业经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规模狭小、经营分散,要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捕捉市场信息成本很高,谈判能力很低,基本上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一些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不仅要冒自然风险,而且还要冒市场风险。市场中介组织缺乏,中介组织是随市场的发展而从众多市场主体中分离出来的,联接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联接生产与市场、市场各主体,并为市场运行提供服务,依法建立起来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组织,它发挥着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的作用,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

2.2 影响农民增收的核心因素——制度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最主要的问题。据统计,2002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元,增长5.2%,其中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人均126元,同比增加15元,增长13.7%。从发展趋势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民增收将起到越来越这样的作用,然而要拓宽农民外出就业空间,仍困难重重,主要表现为:一是滞后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社会身份管理,限制约束了离乡进城的农民;二是滞后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体制,降低了农民对进城后的安全与稳定的预期,使农民对于进城显得较为被动;三是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带动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大为压缩,农民收入的增长势必受到影响。

2.3 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负担

农民负担过重,增收成本越来越大。一是乡(镇)结构庞大,脱产人员多,开销大,又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因此,变着法子向农民伸手;二是为了保住经济增长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多收税费,一些地方高估农民收入现象,从而使农民负担加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摊派、罚款等现象,这样使一些低收入地区的农民不堪重负。

2.4 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价格3 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

3.1 培育农民市场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培育农民市场意识,提高农民素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要培养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其产品的价值,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使农民致富;二是培育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引导农民准确掌握商品供求变化和市场行情,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把资金、劳动力自觉投向效益好的产品和项目;三是培养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培养农民自觉在机会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和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保证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其次,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农业竞争力高低的直接体现,是农业竞争力评价的核心,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通常是品牌化的。品牌农产品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标识性。品牌是一种标识,它能帮助顾客将一种农产品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二是市场渗透性。品牌农产品有较强的市场渗透能力,它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愈加倾向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三是较高的市场价位。品牌农产品是优质的农产品,优质高价决定着其在市场中具有同类农产品更高的价格;四是较低的替代性。品牌农产品的形成将使同类农产品市场的可替代程度降低。

3.2 制定合理制度,拓宽农民收入空间

目前最大限度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在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思路:首先,要为农民进城务工、人口迁徙开绿灯,坚决取消城乡两种对立与区别的户籍身份制度,取消各种违反宪法赋予公民权利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规定,使农民变为非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工种,自由选择居住与迁徙。其次,要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诱导先富起来的农民务工经商,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发展中的人口聚集、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等问题,使城镇化步入快车道。政府应该遵循市场运行规律,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搞好规划,增加基础设施,促进小城镇的快速形成。再次,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3.3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产品成本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持力度,对农业进行适度保护,政府责无旁贷。首先,国家要采取积极财政扶持政策,要逐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比例,同时,积极争取海外集团和金融组织贷款,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融资业,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其次,进一步落实政策,出台新的发展经济政策,以调动农户、企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第三,切实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减免就是增收。第四,改革金融信贷投入和低息投入。

3.4 提高农产品的保护水平,实现优质优价

应适当提高对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保护水平,真正实现优质优价。目前学术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许多大宗农产品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故提价的余地很小,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的确,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经不低,这并不意味着不能适当提价,更不能成为降低定购和保护水平的依据。我国人均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技术含量又不高,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通过保护价机制保护农民利益。事实上,日本、欧盟的农产品价格均比国际价格高出很多,其政府实行了较高的农业保护。所以,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及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保护水平,这是国家正当的财政支出,它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的最终消费,而且也是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振伟.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2

(10)

2 胥美娣.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3

(11)

3 汪凤桂.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J].农业经济问题,2003

(7)

4 许崇正.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

(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参观三峡晚报社
“木头人”游戏
兔子和乌龟
参观三峡晚报社
童年的趣事
参观三峡晚报社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我和姚明一般高
参观《三峡晚报》报社
侦破“黄金”案件
秋游
鸡蛋炒西红柿
春夏秋冬
可爱的小狗白白
馋人的西瓜
海峡两岸善意取得制度之比较(1)论文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中小食品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1)
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思考(1)论文
解析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问题(1)
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及营销对策(1)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
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
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若干实务问题探讨(1)论文
浅论被害人陈述的证据效力和被害人陈述制度的完善(1)论文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我国司法变更权的立法与反思(1)论文
论我国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程序制度的构建(1)论文
刑事司法应和民意保持距离(1)论文
《白鹅》教学设计之2
《七月的天山》教案1
《母鸡》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3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
《万年牢》教案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1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2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2
《鸟的天堂》学习目标设计
《尊严》教案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