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论“三农”问题的长期性
"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考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许多人认为,“三农”问题是制度和结构引致的问题,只要大力进行制度创新或者结构调整,“三农”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对“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其实,“三农”问题是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大转换时期的综合性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根治,任何措施都只能暂时缓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决不是决策者的遁词,也不是学术界玩的文字游戏,它是由“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特殊性决定的。
一、资本积累的长期性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
三、扩大经营规模的长期性
四、非农产业发展的长期性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性
六、组织和制度创新的长期性
七、开拓国际市场长期性
在发达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时,全球化市场并没有形成,不担心其他国家抢占国内市场,而且发达国家还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优势为自己的农产品开辟新市场。因此,发达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会。这些都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我国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会。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时,全球市场形成,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纳入了世界农业生产体系,而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没有比较优势(规模小、成本高、质量低,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等),不仅难以开拓国外市场,而且连保住国内市场都难。二是加入WTO,缩小了政府保护农业的空间,这使我国不能象发达国家一样,在基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后,再开放市场,或者借助全球化解决“三农”问题。“屋漏偏遇连天雨”,我国是在“三农”问题最严竣的时候加入WTO,农民和农业所受的冲击可想而知。三是虽然我国加入WTO,便于扩大农产品出口,但是由于我们不太熟悉WTO的规则,必须承担一定的“学费”,而熟悉和运用WTO的规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摸索。在外国农场主游刃有余的利用规则时,我们还是“小学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树叶
- 雨伞下的爱
- 伴我成长的校园
- 小狗
- 雨点
- 全能爸爸
- 橘子
- 童年趣事
- 有趣的游戏
- 妈妈辛苦了
- 成长的故事
- 我的妈妈
- 爸爸妈妈好辛苦
- 美丽的花坛
- 我爱夏天
- 分析我国税源管理方法的国际借鉴
- 对税收中性准则的思索
-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三农问题背景中的村民自治
-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 论“三农”问题的长期性
- 改革对一个中国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层次结构的影响
-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县级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 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以华北为中心
- 我国税收遵从问题的理论研究及政策优化
- 战时政治对晋察冀边区农村社区的影响
- 从制度视角审视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
- 乡村概念辨析
- 阿里山的云雾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浓浓情 细细品 真正活──《日月潭》教学构想
- 飞来吧,台湾的鸽子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日月潭》教学杂谈
- 《日月潭》教学过程及评析
- 《日月潭》课堂实录及点评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日月潭》教学反思
- 阿里山和姊妹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