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好象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许多学生在做题时,也总是胡蒙瞎撞,很多教师和学生从“是一个复杂事物还是一个矛盾”上去判断(教材上说“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P112),这是不太好区分的,比如,两个文明建设,我们通常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这显然是抓主要矛盾,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然又是一对矛盾,是矛盾的双方,这又如何判断呢?下面介绍几种区分方法,仅供参考。
第一种方法:时间界定法,即利用英语中的时态,从材料所给事情的当时时间看,是将要进行或正在进行时,还是已经完成时,前者是主要矛盾,后者是矛盾主要方面。也就是从教材框标题入手,“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主要矛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矛盾主次方面)”。
例如:
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C. 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D. 看问题应分清主流和支流
这是讲办事情该如何做,所以答案为C,而不是D
2、宗教一经产生,就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和复杂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有着不同的作用。从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说,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这说明
A.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同一矛盾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这是讲看问题该如何分析,所以答案为BCD,而没有A
第二种方法:性质界定法,即看材料是不是要给事情(物或人)定性,也就是说做总结、评判其优劣、利弊、得失、好坏、正误等,若是,则用矛盾主要方面,否则就是主要矛盾。这也是从教材内容入手,“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例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回顾党的十五大以来的工作时说,五年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有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等。这一看法
A. 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B.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这显然是对已经做过的(已经完成时)事情进行评价,给事情定性,也是在看问题,答案应为ACD,而没有B
第三种方法:关键词界定法,即看材料中所运用的一些词语,如:中心、重心,重点、关键、突破口、根本上、牵牛要牵牛鼻子、胡子眉毛一齐抓(教材中还有一些俗语)等,这就是主要(次要)矛盾。如:主导、主体、主流(支流)、优势、总体上、大多数、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等,这是矛盾主要(次要)方面。
例如:
1、学习中有的学生“眉毛胡子一齐抓”,有的同学“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同学“将帅保住,全军覆灭”。他们的错误主要在于违背了
A.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B.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C.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D. 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这是学生在学习中(正在进行时)出现的错误,且用了一些俗语。答案应为C项
2、我国经济制度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因为
A.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里的关键词是“主体”,所以答案应为B,而不是A。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时间都去哪了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胜似亲人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可爱的小猫
- 黄山导游词
- 再逢中秋
- 因为选择不同
- 我的蝈蝈将军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颐和园导游词
- 观察豆子
- 观察
- 养蚕
- 项目部资料员年终施工总结
- 2011年建筑公司资料员年终总结
- 2012年建筑资料员年终总结
- 房地产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施工员工作总结
- 资料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工地土建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监理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 施工员年终总结
- 现场施工管理员年终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施工员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资料员11年个人工作总结
- 建筑公司合约部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专业个人工作总结
- 《司马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 《司马光》随堂练习:巩固篇
- 《司马光》老师语录
-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冬阳 童年 骆驼队
-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狐狸与乌鸦
- 《司马光》相关资料
- 《司马光》整体阅读感知
- 《司马光》教学重点
- 《司马光》随堂练习:提高篇
- 《司马光》考点练兵(一)
- 《司马光》重点字词梳理
- 《司马光》重点问题探究
- 《司马光》教学目标
- 《司马光》考点练兵(二)
- 《司马光》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