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唯识论》研究·第一章 明宗

《新唯识论》研究·第一章 明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新唯识论》研究·第一章 明宗

"

“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一切物的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46首章“明宗”相当于佛家论典中的偈颂,乃一部《新唯识论》之纲领所在。在进行诠释之前,我们先要澄清一下作为新论之关键概念的“心”的内涵。熊十力将“心”区分为“本心”与“习心”:前者相当于无梦的熟睡中所经验的纯白未染之意而后者则指在清醒的状态下不断现起思惟的内自我。大乘佛学与宋明理学之“觉悟经验”实际上无非内自我在感而遂通的醒位对于寂然不动的熟眠位的某种体验――此即新唯识论所洋溢的不可言说之“悟性”的缘起。

熊氏以为“本体非是离我的心而外在者,因为大全(即谓本体)不碍显现为一切分,而每一分又各各都是大全的。”他进而举例说,“如张人,本来具有大全,故张人不可离自心向外去求索大全的。又如李人,亦具有大全,故李人亦不可离自心向外去求索大全的。各人的宇宙都是大全的整体的直接显现,不可说大全是超脱于各人的宇宙之上而独在的。譬如大海水显现为众沤,即每一沤,都是大海水的全整的直接显现。”47有宗诸师为了安顿三世轮回成立“去后来先作主公”的阿赖耶识,相应地一切有情皆具各自独立的赖耶以为个人灵魂解脱所依托的本体――此为妄心唯识系统的思路。而由其流衍之真心唯识系统则因倾向当下解脱每以如来藏思想改造阿赖耶识说,如章太炎在《建立宗教论》一文中即鼓吹“一切众生,同此真如,同此阿赖耶识。是故此识非局自体,普遍众生,惟一不二。若执着自体为言,则唯识之教即与神我不异。”48熊十力在早年思想启蒙的阶段曾深受章氏法相唯识学的启迪,其处女作《熊子真心书》中有一篇“船山学自记”,讲到“余曩治船山学,颇好之,近读余杭章先生《建立宗教论》,闻三性三无性义,益进讨竺坟,始知船山甚浅”49。在新唯识论的本体观上仍然可以见到太炎众生公共之阿赖耶识的痕迹。这张人、李人共有的大全若与儒佛两家学说相“格义”,约略相当于原始儒学系统中的规定类存在之意或者法相唯识学系统中的赖耶本有种子。作为本我的纯白之意浑然无知无识,泯灭了任何对待之相,而作为人之动物性一面的五识身却是天生的实在论者,可以说与高等动物一般无二――随着五识身带来的实在论见地的薰染,原无彼我之隔的大全开始发生自他分别,从而形成各自独立的阿赖耶识或者说张人、李人分别具有的意识宇宙。眼等五识所现起的境相不断作为新薰种子存入藏识,而纯白未染之意则在忆想思惟的过程中假借感性经验之印象进行了别――所谓“习心”、内自我或者第六意识究其实无非五识特别是眼识与耳识之见分在意识宇宙所投射的幻影。“我们不要以为每一沤是各个微细的沤,实际上每一沤都是大海水的全整的直接显现着。由这个譬喻,可以悟到大全不碍显现为一切分而每一分又各各都是大全的。”50源于闻见之知的新薰种使得张人与李人的意识宇宙彼此隔绝,俨如参商,而在互通音问的过程中双方由言传而意会,终于在共同具有的大全那里泯灭了下意识经验结构中末那意根造成的自他分别――此时,主体已经超脱了无明的自然生命之束缚,而与健行不息的文化生命大明融为一体。

本体既非外在的物事,那么当于何求呢?熊十力的回答是求诸己而已矣。“提到一心字,应知有本心习心之分。唯吾人的本心,才是吾身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本体,不可认习心作真宰也。……今略说本心义相,

一、此心是虚寂。无形无相,故说为虚。性离扰乱,故说为寂。寂故,其化也神,不寂则乱,恶乎神?恶乎化?虚故,其生也不测,不虚则碍,奚其生,奚其不测。

二、此心是明觉的。离暗之谓明,无惑之谓觉。明觉者,无知而无不知。无虚妄分别,故云无知。照体独立,为一切知之源,故云无不知。备万理而无妄,具众德而恒如,是故万化以之行,百物以之成,群有不起于惑,反之明觉,不亦默然深喻哉。”53本心之虚寂义无非内自我在熟眠位所呈现的寂然不动之相而其明觉义则指“我”在感而遂通的醒位对于熟眠位的某种证会。芸芸众生只以外在闻见为菩提资粮,是故其见往往肤浅而鲜独知之知,而伟大的发明所洋溢的原创精神永远发自旷代天才对于个人内心的深刻体验。作为思维主体的“习心”或者内自我其实无非因沾染感性经验而异化的本心,所以也如同遭压缩的弹簧一样内在地隐涵恢复原状的弹性――此为唯识家所谓“转识成智”之依据。前而说过“我”俨然以外在的五识身自居,故而每将确立在经验记忆的基石之上的意识宇宙混同于森然万象之外宇宙――当遍计所执的内自我开始以自证分54 证知自身并非五识身之际,“我”才可以从事印度小乘师和欧洲现象学家所擅长的心理描述;而唯有到了内自我终于以证自证分55证知自身实为纯白之意的时候,“我”才可以体验唯识家所证会的法我皆空的宇宙真如或者理学家所向往的鸢飞鱼跃的人生境界。

作为新论之源泉的大乘佛学和宋明理学皆依止于寂然不动的熟眠位,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滥觞于笛卡尔革命的近代欧洲哲学只以感而遂通的醒位为自我的本然状态。沿着后者的思惟方向可以说永远也无缘领略东方哲学廊然忘己、四大皆空的高远意境。“今世之为玄学者,全不于性智上着涵养工夫,唯凭量智来猜度本体,以为本体是思议所行的境界,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境界。……我们须知道,真理唯在反求,我们只要保任着固有的性智,即由性智的自明自识,而发现吾人生活的源泉。”56这正是熊十力造作《新唯识论》的深意所在。

【注释】

[46] 熊 十 力:《新唯识论》,第247页。

[47] 章 太 炎:《建立宗教论》,《民报》第九号,第19页。

[48] 熊 十 力:《新唯识论》,第5页。

[49] 熊 十 力:《新唯识论》,第247-248页

[50] 熊 十 力:《新唯识论》,第248页。[52] 熊 十 力:《新唯识论》,第251页。

[53] 我在这里借用护法四分说之自证分说明第六意识可以通过返缘自照将实在论见地还原为现象学观法。

[54] 借用证自证分则为了说明意识可以通过返缘自照进一步将意识现象还原纯白之意的某种幻变。

[55] 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54页。

[56] 熊十力:《新唯识论》,第255-256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神奇的放大镜
秋天到了
丁丁是傻瓜
我的表姐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三个小雷锋
国家孝德教育观后感
跳舞伴我同成长
争上游
要是我有了翅膀
新型玩具
教师节献花
我学自行车了
山海关旅游
中秋节雨夜赏月
大学毕业典礼邀请函
邀请函模板范文
媒体邀请函
单位邀请函
厂庆邀请函
企业邀请函范文
邀请函样本
参观邀请函
老师邀请函
论坛邀请函
晚会邀请函
宴会邀请函
投标邀请函
邀请函怎么写
家长邀请函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①
我国乡镇政权再造的科学发展观问题
电视音乐的结构特殊性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解构与重建--试析齐白石的衰年变法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对话”随想
关于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若干思考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展 览 设 计――我之心得我之体会
近年来国内NGO研究述评
为空瓶添新装(装饰)
推进民主三议
物权债权区分理论的再证成(1)论文
《小小的船》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雪孩子》教案
《画》教案
《影子》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画》综合资料教案
《美丽的小路》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小小的船》教案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