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造精神的培养
"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对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而且在创造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解放思想,激发创造精神,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方式的统摄作用,从前瞻性、开放性、创新性等方面培养,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创造精神/知识经济
【 正 文 】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造能力的培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而且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科学的而非抽象的能动创造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高度肯定了人类的创造精神,而且在培养、塑造、提升创造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解放思想、激发创造精神2.为创造精神的合理发挥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等一系列重大哲学难题,特别是科学地解决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关系问题,不仅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也为人类创造活动的合理有效发挥提供科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层面把握主客体两种尺度及其统一,追求真、善、美,并自觉地将之运用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
3.培养创造性思维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现代社会生成演化的重要条件。思维方式既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受精神世界中诸形式特别是哲学的影响。
哲学是精神世界的核心和灵魂。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哲学以其所提供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 统摄着每一个自觉的社会历史主体的精神世界,制约着其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时代性转换,也将人类的思维引向更为宽广的创造性领域,显示了强大的时代价值。
(1)前瞻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构成一条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的时间链。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把握其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提供了指导。
知识生产是人的积极的、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造就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自觉确立前瞻性思维。不仅要观照过去,立足于现在,更要放眼于未来,面向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建构,走出一条通向成功的自觉创造之路。
(2)开放性。与机械论和还原论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现实世界不能简单归结为自在自然的运动,而是一个由人参与的不断生成开放的生生不息的过程。现实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由此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可能性空间。特别是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要激发创造性思维,就要引导教育学生着眼于可能性世界,开拓思维空间,善于提出新思想、新观点,设计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答案,并善于根据物的外在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进行科学的认识、评价和选择,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创新性。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思维上的创新;而创新的思维作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又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教育广大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原则,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和更新主观世界。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人,就是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些思想原则入心入脑,成为一代新人的自觉意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就是我
- 卖萝卜的叔叔
- 我的警察老妈
- 这就是我
-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 铅笔、橡皮和纸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月亮妹妹
- 我的“虫虫”老爸
- 有趣的张老师
- 溜冰记
- 我最敬佩的人
- 运动场上的刘翔
- 我的“铁哥们”
- 发挥国家级赛事导向性作用 推动歌唱艺术繁荣发展
- 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引领服务的音乐出版事业
- 走进去,看到自己
- 声声眷恋 余音袅袅
- 从《外国名歌200首》看人音社的“人民性”
- 后现代语境中音乐接受美学的三大特征
- 范稳先生的“三副眼泪”
- 恩·迈耶尔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思想述评
- 刻下旧京的浮光
- 我们都是马拉拉
- 以诗言志 以歌咏言
- 唐宋词苑拾粹
- 这条路,陆羽也羡慕
- 谁是“一战”的罪人?
- 陈其钢古琴协奏曲《静音》作品分析
-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究
- 高三如何应对文言文
-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
- 井 教案教学设计
-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 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充满信心
- 窦桂梅谈课堂的“应变”与“调控”
- 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 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追求
- 高效课堂之我见
- 文言文断句口诀——手把手教你学断句
-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四个角度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