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4
法理学视野下的村民自治权:争议\歧见与解析
摘 要:作为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命题,村民自治权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但我国学术界在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法律性质、主体、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多歧见,存在多种不同学说。系统梳理这些不同观点,并从法理上对村民自治权进行解析,有助于对村民自治权的更好保障。
关键词:村民自治权;权利;权力;主体;内容 新世纪以来,村民自治正在不断走向深化。长期研究我国村民自治的徐勇教授在总结中国村民自治的建设时指出:“村民自治的组织建设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一个通过组织重建实现村民民主权利的新的历史时期。
村民自治不仅仅是国家治理乡村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国家赋予农民一项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基本权利。”①的确,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化,村民自治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从法理上解析村民自治权,弄清楚其本质,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的基础命题和进一步开展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的重要前提,也是更好保障村民自治权的基本要求。
一、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法律性质 有关村民自治权的内涵,我国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的论述,出现了众说纷纭的状况。如张广修、张景峰认为,“村民自治权是法律确认的法定村村民享有的以民主方式自我决定和处理村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一种基层自治民主权利”。
郝红梅认为,“村民自治权是我国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处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的自治权利和自治权力”。潘嘉玮、周贤日认为,“村民自治权是通过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区域性群众组织依据国家立法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王旭宽认为,“村民自治权是村民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以社会契约的形式共同行使对村民自治事务的议事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是村民权利的集合”②。从上述对村民自治权涵义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当前学者们主要是从村民自治权的性质、主体与内容等方面来界定其内涵的。
但从这些表述也可以看出,很多学者没有很好地区分和明确村民自治权究竟是权利还是权力这一最基本问题。实际上,村民自治权是“权利”还是“权力”的法律性质问题是界定村民自治权以及深入研究村民自治权首先要回答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③村民自治的核心是村民自治权问题。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对行使村民自治权的主体、条件和内容都较少涉及,并没有从法律上明确村民自治权的性质,也就是说,村民自治权究竟是一种国家权力或公共权力,还是一种法律权利,并不是十分清晰的。
关于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性质问题在学术界也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存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权利说,主张村民自治权是一种自治权利,而不是权力。
很多学者持这种观点,如王德志、王禹、张广修与张景峰、郝耀武等人。王禹认为,“村民自治权是一种自治权利,而不是自治权力”。
村民自治权是基层民主自治权利的一种,具有法定性。村民自治的权利有两种,一种是村民个人可以直接参与行使的自治权利,如村民参加村民会议的权利,村民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被选进村民委员会的权利,村民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权利等等;另一种是村民个人无法直接参与行使,而必须通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来行使的自治权利,如对本村经济、治安、文化生活、农作物生产规划等有关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是村民委员会决定。
但一方面王禹主张村民自治权只是一种自治权利而不是自治权力,另一方面他却又承认,上述村民自治权中的第二种类型对于村民来说,具有一定的公共权力性质,④可见其观点也有自相矛盾之处。还有学者从公权和私权角度来分析认知村民自治权,认为村民自治权属于私权,需要私权救济。
⑤ 权利说最新的研究成果由吉林大学法理学博士郝耀武和武汉大学博士生杨成做出。前者在其200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村民自治权是规定在法律中的村民的一种利益,而村民自治本身不包括国家的强制力因素,村民自治权属于权利实现机制,而非权力运行机制,基于此,他得出结论:村民自治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
⑥后者则认为,由于村民自治权的主体是以“村”为自治单位的全体村民,村民自治权具有本源性、自主性和“利得”性,基于这些理由,村民自治权的性质应当是权利,而不是权力。虽然村民委员会受全体村民的委托行使一定的自治权,但村民委员会行使的自治权却不具有公权力性质。
村民委员会所行使的自治权是村民委托其行使的,即使由其行使,它也必须体现村民的意志,以村民的利益为依归。村民委员会在行使自治权时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蝶变
- 换位人生
- 渴望丰富多彩
- 地震兄妹
- 感受乡村
- 我爱这个七月
- 表哥,你听我说
- 触摸都市
- 彼岸,灯火阑珊
- 感受乡村
- 鸟的评说
-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 人之常情
- 举手投足之间
- 彼岸花动出发
- 拱拟教:职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逾径
- 男幼儿教师在困境中的自我专业发展
- 第四章资讯经济:新经济的产业支柱
- 试论项目教学法——以中职学校为例
- 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及控制(1)
- 知识经济与情报研究
-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1)
- 论现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 浅谈信息网络资源对幼儿发展及现行课程的影响
- 男性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影响因素探析
- 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角色压力因素及对策
- 摆脱幼儿教师的言说困境
- “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质和构建模式(1)
- 生命忧化成长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一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 《乌鸦喝水》教案二
- 《司马光》教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