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从民事处分权视角看民事再审程序

探析从民事处分权视角看民事再审程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探析从民事处分权视角看民事再审程序

论文关键词:处分权 当事人 再审程序 论文摘要:当事人的处分权是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之一,不但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要切实保障,更要在民事再审中予以充分尊重和保护。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处分权不是绝对的。

因此,凡是当事人以享有处分权为名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以获取非法利益的,必须给予监督和制约。我仅从民事处分权的视角将再审程序一分为二,论述它在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同时又对其进行必要的制约。

民事再审程序(以下简称再审程序),是指对于已经作出确定裁判的民事案件,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程序。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独立的审判程序,它既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经的审判程序,又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的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就其性质而言,再审程序是纠正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一种补救程序,即是不增加审级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审判程序。再审程序在设置上既要考虑维护终局判决的稳定性、权威性,又要考虑通过纠错来实现法的正义。

我国《民事诉讼法》已明确赋予当事人对生效的错误裁判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却难以实现。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法律对申请再审的规定过于简单,使申请再审没有形成规范意义上的诉;二是法定再审事由模糊不清。

因此在我国再审制度中应确立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当事人的民事处分权。

一、民事再审程序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护与制约

(一)民事再审程序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护 根据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要求,诉讼程序是否启动应该由当事人决定,在实践中体现为“不告不理”原则。但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有三方:法院、检察院、当事人。

在实践中多由法院、检察院启动,当事人的处分权形同虚设。但从本质上看,当事人的处分权是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之一,不但在一审和二审程序中要切实保障,更要在民事再审中予以充分尊重和保护。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当事人一方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该条的规定就是体现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使申请再审得不到及时回应的现象得以缓解,使当事人的程序参与程度有所改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不能直接启动再审程序,而必须依赖于法院决定再审,而法院却往往对再审申请采取行政化、职权化的单方面审查方式,缺乏规范性、公正性,复查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当事人参与度低,而且过程繁琐复杂、周期漫长、效率低下,从而导致结果上不能及时保障当事人权利,过程上招致当事人不满,纷纷寻求检察院抗诉和人大、党政领导监督。

2.规定再审的法定事由。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原因,例如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13项规定。

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进一步规范了再审事由,把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从5项情形具体化为13项情形,增强可操作性,减少随意性,避免应当再审的不予再审,疏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渠道,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从而保护当事人的处分权。 3.明确了特殊情形应延长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两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该条修改后明确了在两年以后如果发现现行规定的特殊事项,可不受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的这个期间的限制,只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些特定事项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即可。

这在无形中扩大了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期间,使得当事人能更好地维护其合法利益。

(二)民事再审程序对民事处分权的制约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所以说处分权不是绝对的。因此,凡是当事人以享有处分权为名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以获取非法利益的,必须给予监督和制约,最典型的例子如双方串通侵吞国有资产,从表面上看是双方当事人在行使处分权,实质上却是对处分权的曲解和滥用。

由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人要多拿少取
我敬佩的人
让我感动得一个人
我的野蛮同桌
她是我的老师
再见了,李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
第一次捕蝉
两位特殊的老师
感谢老师
我发现了夏老师的好
再见了我的的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
感谢陈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
中国电影的东方情感表述方式(1)
浅谈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教育与男孩女性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从电影《金光大道》看文革美学(1)
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1)
船艇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视频传媒网络化构想(1)
现代性的承续与转换: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1)
浅谈赣台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比较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试论院线制下的电影市场竞争环境(1)
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失望后的希望
高职高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探析——以旅游专业为例
一堂扎实的语文教学──《自己去吧》听课体会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点评
《自己去吧》教学案例
新课程语文教学三要素“情”“境”“趣”之我见──《自己去吧》教学随笔
记录识字课上的火花──《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自己去吧》教学随笔
角色表演活化语文──《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角色感悟 朗读见悟─—《自己去吧》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感悟
让孩子在探究与合作中自主学习──听冯卫芳老师的《自己去吧》课后感
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自己去吧》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自己去吧》听课感悟
培养学生细致阅读课文的习惯──《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几点认识──《自己去吧》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