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有的价值。文章试图从自认的含义、自认的法理基础、自认的理论分类、自认的效力、自认的制度价值等问题逐步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自认;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效力。
一、自认的定义。
(一)其他国家法律中对“自认”的定义。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诉讼理念的巨大差异和司法体制诉讼程序设置的不同,对于自认的定义规定也不尽一致。
法国《民法典》规定:“裁判上的自认系指当事人或经当事人专门委托授权的人在法庭上所做的声明。”德国《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中经过对方当事人自认,无须再举证”;日本《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法院已自认的事实,无须证明。
”
(二)各国学者对“自认”的定义。 在学理上,受各自诉讼文化、司法传统、法律理念和现实国情等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自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日本法学家兼子一教授对自认的定义为:当事人在起诉讼的口头辩论或准备程序中所作出的与对方当事人主张一致而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陈述。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玮直则认为:自认者,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造当事人之主张事实,在诉讼中为承认之声明或表示也。
另一台湾学者李学灯认为:自认系指当事人对于他造主张不利于己之事实,于诉讼上陈述其为真实,或谓当事人一造所主张之事实,于他造当事人不利,而他造于诉讼上为承认此事实之陈述者。
(三)我国关于自认的理论学说与立法实践。 关于“自认”的定义,在我国诉讼法学界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者对他方的诉讼请求加以认诺的意思表示。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中,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案件事实(事实主张)和诉讼请求(权利主张)的认可或承诺称为当事人的承认。
第三种观点认为,自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的意思表示。 通说认为,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予以承认的陈述或表示。
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一方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自认或有充分证据证明自认行为是在受胁迫的情况下作出的或自认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做出并且与事实不符的,自认可以撤回。 立法实践中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须举证加以证明。
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自认制度做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规定。
二、自认的法理基础。
(一)平等自愿和意思自治原则。 平等自愿、意思自治的公理性原则决定自认制度的结构和内容。
缺乏平等性和意思自治,自认制度就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特有的制度,自认制度的建立是民事实体法领域平等自愿、意思自治公理性原则的自然衍生。
(二)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是自认制度建立的制度基础。
正是基于当事人可以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由支配,才会有自认制度的产生,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是处分权原则的应有内容。自认对法院和当事人的约束力正是来源于民事诉讼法中辩论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当事人主义。 当事人主义是构建自认制度的诉讼模式环境。
当事人主义要求法官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始终处于中立的地位,不能在超出原则的范围之外干涉当事人民事程序主体权,这就要求庭审中法官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只有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法官定位于中立裁判者的诉讼模式下,才会注意并尊重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自认制度才有建立的环境。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的法律原则是对自认制度的道德约束及规制。其具体表现就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真实陈述义务,即当事人在承认对方陈述的事实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得做虚假承认。
三、自认的分类。
(一)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
1、明示自认。明示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明确地表示承认。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证据规定》第八条第1款规定: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续写《孔乙己》
-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 住在A座的人
- 流行音乐之我见
- 流浪的二胡
- 音乐的魅力
- 走过三米
- 小镇的成长
- 我们的社区
- 续写《孔乙己》
- 社区变了
-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 咱说小康
- 社区植树
- 地铁运营隧道灌浆堵漏材料的选用
- 论邓小平和谐思想探源
- 地铁车辆牵引控制单元TCU 故障诊断建模与应用
- 西安地铁一号线通过地裂缝对策研究
- 关于社会分层定性问题研究
- 关于思想解放的动力及动力源机制探索
- 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四车站暗挖段的防水施工
- 紧邻地铁运营线路的深基坑施工
-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
-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合理线网规模匡算的研究
- 谈协商民主的价值及其局限
- 浅谈中国城市交通与社会文化
- 论领土属性之转型与东方国家的认同危机
- 简单刚架等代群桩的整体分析计算
- 深圳地铁给排水投资概算分析
- 《小英雄雨来》作者及作品介绍
-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 《小英雄雨来》老师语录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 《夜莺的歌声》训练素材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
-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小英雄雨来》课外阅读训练
-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
-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 《小英雄雨来》重难点分析
-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夜莺的歌声》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