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财税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财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财税对策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支撑和制约江苏省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两个方面分析出发,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关系,指出其发展中应关注的风险性问题,最后从财税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风险性 财税政策支持

一、支撑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的原因分析

1、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新兴产业

2、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并不断壮大

3、区域发展加大规划力度,纷纷明确重点新兴产业

镇江市规划和确定了“五十X”的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如:丹阳市重点发展高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等。

二、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瓶颈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寄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实现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厚望,然而作为产业的新生力量,其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

1、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航母型”企业严重缺乏,龙头效应有待进一步放大。如何坚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切实搞好龙头企业(项目)产业链延伸配套服务工作,努力做到“建设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构建一支新的经济增长支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研发经费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地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

3、人才缺乏制约矛盾突出

一是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问题。

三、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同发展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相互作用中关系的转变,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的时间逻辑上划分为双峰逼近、协调发展和良币驱劣币三个阶段;在空间逻辑上包括产业要素的耦合、产业结构的耦合、产业布局的耦合、产业制度的耦合,双峰逼近阶段即目前产业的发展阶段(熊勇清,20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两个基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将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获取协同效益: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的支撑;二是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制度变革,转变成为新兴产业、现代产业,比如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比如节能环保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节能环保的装备产品技术。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风险性问题

1、自身的技术性风险

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形成期,最大的特点是技术不确定性,不够成熟,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且往往具有颠覆性。一个项目可能很快过时,盲目投资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要大力发展产业联盟,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一是让有竞争性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解决一些共性技术问题;二是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而政府则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联盟,包括研发、产业化和示范等,不仅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避免了一些技术上的风险。

2、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

当前各地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重要地位,一个产业在形成期时会产生投资的“蜂聚效应”,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切忌演变成升级版GDP主义,争投资和拉项目,不计产业基础,在人才基础和技术基础等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力图短期内上规模,造成产业结构趋同和恶性竞争现象。行业过度密集导致产能过剩与产品积压等问题,直接导致企业资源错置和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下降,致使市场萎缩,并逐步导致企业破产。

3、面临的外围环境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面临着政府优惠措施调整、利率税率的波动、新法规的制定、物价指数等不确定因素;劳动成本上升、监管力度加大等风险。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已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延伸,信息技术、新能源多个新兴产业相继遭遇挑战。外围环境风险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影响其利润水平和形象,如忽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同样会导致企业的生存危机。 中国wWw.LWlm.coM

4、引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新兴技术存在大量的新知识和隐含知识,新产品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会使新兴产业在资金供给、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出现信息不对称、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新兴市场的高风险性,很可能造成企业无法履行金融债务,而金融机构对新技术的了解不足,仅依照产业热度进行拟合性预测,而缺乏独立分析未来产业发展模式的能力,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更会加重信用风险,进而引发金融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五、财税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关键在核心技术的掌握,抓产业创新联盟,抓体制和机制改革,清除各种障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本市场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利用财税政策手段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着力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一是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偿还性资助、以奖代补等多种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重点支持,积极引导和激励企业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大科技投入;二是完善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监督;三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度,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优先采购待遇,同时,着力调动市场资源、启动消费市场。

2、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的作用,撬动社会上多方资金

地方政府通过参股建立创业投资基金,发挥其导向和调动作用,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多渠道吸引外来资本和风险投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力和投资效率,发挥财政资金放大、辐射、引导的乘数效应。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各个行业、不同区域内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发展趋势和特点,制定多个专业化的产业投资基金,形成多个产业投资基金共同促进各个行业、不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同聚集效应。

3、构建税收政策体系,制定税收优惠激励政策措施

在税收政策支持方面要以产业鼓励为主,整个税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与整个产业的发展匹配,按技术含量和产业化阶段,设计和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一是构建有利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政策体系,包括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等;二是实施税赋减免,包括税收减免以及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社会负担的减免;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激励政策,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制定增值税、所得税等支持政策,比如可将企业所得税、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或拨款补贴。

4、尽量避免进出口补贴政策的应用,减少贸易摩擦

目前,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并且已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但政府的扶持必须要符合WTO规则,尽量避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以免予人口实,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企业唯有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占领技术制高点,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贸易摩擦。

当前应综合坚持技术前沿与适宜性的统

一、市场容量、产业关联效果基准、产业集群等原则来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肖兴志,2010),避免各地区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产业同构,无序竞争,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协同共进的格局。发挥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两轮驱动作用,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创造条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2] 肖兴志等:发展战略、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0

(8).

[3] 孙早、张敏、刘文璨: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J].经济学家,20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神奇的梦
第一次帮妈妈洗脚
四季的花朵
雪的自述
我的小卧室
调皮的鸭子
有爱真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是赛车王
小乌龟
妈妈的爱
暑假生活
一只蜜蜂
我想成为电脑专家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倡议书
文明交通行倡议书
劳动模范代表倡议书
学生远离网吧倡议书
校园安全倡议书
感恩母爱——母亲节倡议书
电信分公司营业班创省级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母子共读书活动倡议书
招募志愿者倡议书
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汇报材料
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的倡议书
区妇联申报“市三八红旗集体”事迹材料
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
诚信招商倡议书
抗洪救灾倡议书
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广告策略选择(1)
浙江民营企业营销策略探讨(1)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建立辩诉交易制度之构想(1)论文
如何实现现代流通渠道的五大转变(1)
网络营销中的品牌个性化问题探讨(1)
服务企业营销质量管理体系(1)
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认知语用学的焦点问题探索
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不足与完善(1)论文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数据主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1)论文
突破重围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论
论基层检察机关执法考评制度(1)论文
王蒙小说的文化精神别论
黑陶艺术特性及发展探索
《火烧云》教学片段
《桂林山水》
《充气雨衣》
《灯光》
《四个太阳》
《掌声》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 说课稿2
《葡萄沟》
《秋天的雨》
《两只鸟蛋》
《小摄影师》
《雷雨》
《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
《珍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