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9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以桂林两江四湖为例
目前,城市水环境问题正逐步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离不开河岸带的整治和重建。2000年以来,桂林市开始实施的“两江四湖”治理工程,以图在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平台上,探求景观导向下生态水修复技术在城市水系综合整治中的运用。
岸堤是城市水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滨水地带的工程和景观基础。两江四湖的河流穿梭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按堤岸的冲淤变化可将其分为冲刷岸带、淤积岸带和稳定岸带三种类型。在护岸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岸线类型及其力学特性,兼顾景观,使生态护岸与工程护岸达到完美结合。
两江四湖的生态护岸建设充分汲取国内外成功经验,在对柳枝、浮石带、河坡模、河湾和浮岛群落生境护岸方法进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桂林的实际情况,从稳定性、抗水流冲击、工程造价和施工难易等多角度,对生态岸堤的结构、形式和选材等多个角度,对介质筛、仿湿地、鱼鳞角和根稳定等生态岸堤形式进行了优化,并分别运用于两江四湖的各段岸线,从而实现生态岸堤的滞洪补枯,涵养水源、改善生境、丰富群落、强化自净、完善景观和人文亲和的作用和功能。
城市河道的治理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直立式护岸,这种方法可节约土地、解决防洪和排水问题,但是,它破坏了自然河流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结构,林木被砍伐,鸟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失去了生存的场所。另一种方法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城市河流规划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城市河流的自然地貌、生态环境、支植物组合都是千万年来自然水流、阳光、空气长期作用的结果,都会有独特的自然形式与之相适应,相平衡,相和谐。
在漓江和桃花江中上游,整治前的两岸岸堤基本呈现自然状况,由于常年冲刷和上游环境的恶化,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水系整治中,选用了宽体岸堤技术新建河堤,这是因为一方面宽体岸堤的小倾角将减缓丰水期河水对岸堤的冲刷作用,缓解洪峰快速迁移对下游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宽体斜坡护岸种植植物,进一步稳定护堤,同时还能够形成生态式的河堤景观。因此,在桂林漓江和桃花江上游建设了保护岸堤的生态宽体护岸,并在护坡上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榛树以及芦苇、菖蒲等耐湿喜水性植物,在坡面上间种景观植物,追求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式并与环境融合的河堤景观。
河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后,鉴于城市用地的局限,无法采用宽体式斜坡护岸技术,主要是采用立体式石砌生态护岸技术,建设形成滨水生态空间,丰富水景景观。从结构和功能上讲,下游立体式石砌生态护岸在解决城市的防洪问题,减免洪涝灾害,保护原始河道及河流两岸植被的前提下,侧重构建鱼类、岛类、两栖类、昆虫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使之能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和发展。
在两江四湖的护岸景观设计时,因地制宜,依自然地形、地貌、环境而设计。在设计思路上,以整体美为基本原则,突出特色美,体现意境美,进而增强沿江景观的变化,延伸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强化生态系统功能,体现和丰富生态文化;在植被选择上,注重基本草种、树种和花的选择,以当地适生品种为主,尽量减少从外地引进品种;在断面设计上,针对自然段断面、堤坝段断面、宽阔段断面和收缩段断面进行设计构思,“随高就低”、“不拘模式”。
通过立体式石砌生态护岸结构优化,营造了多样丰富的岸线景观,构筑了岸边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及环境,使之与江堤岸上鸟类昆虫类动物的觅食繁衍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事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猫为什么可以爬树
- 溜冰
- 一片叶子的故事
- 美丽的秋天
- 记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 张家界的野猴
- 难忘的一件事
- 游千岛湖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秋天
- 雨浪滔滔
- 教师节的礼物
- 保护地球
- 当一次盲人
- 泰宁游记
-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 充分利用馆藏地方文献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 试述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浅谈自制教具是物理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
- 兰溪市的地方文献资料与旅游资源
- 关于创新组织建设增合力 强化思想教育葆先进
- 谈谈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 人物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与使用
- 建立党校特色的地情资料库 为振兴山区经济建设服务
- 省级图书馆应进行省情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
- 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
- 论东北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共建工作
- 刘国钧与国立西北图书馆同辉
- 谈新疆地方文献在开发新疆中的作用
- 方志传记资料索引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4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过程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