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管理(1)

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管理(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产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管理(1)

21世纪经济发展是产业集群支配的时代,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美国的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美国在汽车工业中的霸主地位;印度的班加罗尔的IT产业集群则使之成为世界信息产业新的“软件之都”;意大利的“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也使该地区中小企业参与世界市场游刃有余等。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关村等也已经形成相对的产业集群优势。地方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模式如何发挥其优势、创建竞争力,国内外政府机构、产业界,以及学者正热心而潜力研究着。很多地区和城市的这种产业集群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作用自觉不自觉地聚集在一起,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分工协作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不佳,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企业集成化管理模式已被业界所认同和广泛应用,其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必将为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产业集群不仅强调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意义上资源、产业的聚集,更有产业上的专业化特征。它们在价值链/供应链上存在横向的规模化和一定产业范围内纵向的专业化,这种横向的规模化不仅仅体现于生产制造上,同时也在产业链各专业方向如研发、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价值环节上得以体现,从而形成集群网络价值链/供应链。如果没有供应链特征存在的集群网络会导致组织内企业生产同质化、无差异的产品,最终的结果是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如果没有集群网络,供应链系统组织会因只有合作而无竞争而沦为低效率的组织。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两者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具体体现在:①产业集群为供应链的良性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②供应链的发展与完善是产业集群的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和手段;③在协同、集成过程中成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在战略目标上趋向于资源优化配置,强调产业集群(供应链)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产业集群各企业的集成化管理,着重从集群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创新能力的加强等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真正优势。

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

1、明确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主体。产业集群是可以看成是一种“扩展”企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类组织:①政府、宏观管理者。②核心企业。③相关中小企业。④其他组织。

从产业集群的各个主体关系来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以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往来以一定的正式规则(契约)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核心企业凭借自己拥有的特质资本(技术、产品、品牌、管理以及优秀文化等),吸附并聚集其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引导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也是集群的竞争力之所在。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讲,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产业集群的领导者,供应链管理的主体。其他组织形式发挥其相应的管理作用,政府主要是政策引导和公共产品的建设;相关中小企业在在核心企业的引导下在纵向上与其进行协作并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使核心企业不断强化其核心优势;中介机构能把核心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强化联合行动效应,逐渐形成企业网络,使分工进一步发展,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平台。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施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必须构建适合于供应链管理要求的运作平台,使集群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衔接、通畅,各节点企业在相应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除构建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平台之外,产业集群的良性运作还需其他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如构建知识传播体系,可以从建立企业家俱乐部、建立大学或与大学联合成立分校、设立产业链关键环节研究所等入手,建立企业的知识库、知识管理与创新体系、企业知识管理的风险防范体系、知识管理评价体系等。如构建信用平台,通过金融、供应链核心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联合,建立集群内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等。而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平台应以区域政府、行业组织、集群核心企业为主,集群内各个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建设,共建、共享、共同维护。

3、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的运行机制。①产业集群的协调机制。产业集群供应链协调机制在供应链运行中具体有以下几种策略方法:a.集群企业同步供应链计划。实施集群企业同步供应链计划既符合集群整体利益又是集群生存的需要。产业集群把各企业分散的计划纳入以产业中龙头企业为主的整个供应链计划中,集群内企业成员根据共享的市场需求、生产、库存、销售及流程信息而进行的具体生产安排、库存补充等措施,在联合设计和计划下对产业集群进行整体集成化管理,实现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从而使集群供应链有效地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性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b.协调业务流程。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由于信息充分交流共享以及实施同步供应链计划,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便形成步调一致的业务流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企业包括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合作设计流程并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或改进,并尽可能将流程机制化,实现协调、紧密、及时、准确和高效率。c.协同管理。一是库存的协同,通过库存的协同,使整个集群的供应链中的库存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在各节点企业间传递,使各企业步调一致,形成合理的供需关系,降低库存水平。二是技术的协同,在产品研发、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协同管理,在一定条件下共享技术资源,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大大降低了集群运作成本。三是人力资源的协同。在集群内部实行人力资源的协同,能充分利用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并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集群的人力资源水平等。

②激励机制。在产业集群里实施激励机制,首先要进行一个全局性的合作规划,对各个成员的行动进行优化组合,使集群的供应链合作能够达到最佳利益点;其次要在全局规划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各个成员的要求,使集群的激励机制实现对成员企业的行动激励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一个良好的集群供应链激励机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仍然能保证对成员的有效激励,激励成员提供真实的信息,激励成员采取供应链合作规划所规定的行动;实现供应链合作总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持公平性;激励措施的适用范围要广,适应性强,容易实施;实现集群整体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最佳,竞争力最强。

③集群文化。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产业集群文化是指有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它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它所倡导的信任与合作精神、共享的商业理念和行为规范、积极创新和奋发向上的事业态度是产业集群供应链运行机制的基础,否则,谈不上集群企业的协调与激励。产业集群是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而构成的企业群体。文化是一种“粘合剂”,集群企业因为集群文化所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管理制度和道德准则而凝聚在一起。

4、构建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提高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水平。ERP系统是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例如,2002年福州东南汽车公司启动了“东南汽车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

①追求整体供应链效率促进企业之间使用同样的ERP系统和企业管理模式。东南汽车公司外资合资方在台湾的母公司运用了鼎新的ERP系统,因此,合资企业成立后东南汽车公司也采取了同样的鼎新ERP系统,实现了福州公司与台湾公司在管理模式上的趋同。但是,由于东南汽车公司的配套厂的信息化水平并不是很高,没有利用ERP来管理企业。因此,尽管东南汽车公司追求的是零库存,但是由于配套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企业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人工干预过多,导致配套厂的库存高,整体的供应链效率低。于是,东南汽车公司根据配套厂的ERP需求,把配套厂的ERP系统的实施纳入到了东南汽车公司的“东南汽车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中”,由东南汽车公司牵头在神州数码公司的配合下分三个阶段对30家配套厂实施了与东南汽车公司一样的ERP系统,实现了30余家配套厂与东南汽车公司的管理模式趋同。

②企业计划管理模式趋同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同步生产。东南汽车公司属于混线生产,得利卡、富瑞卡等几款车同时生产,因此,对于配套交货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极严。ERP系统的使用使得东南汽车的配套厂与整车厂有了趋同的计划管理模式,使得企业之间的计划标准化、计划之间的衔接与转换继承性强、封装性好,实现了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同步生产。东南汽车公司以及配套厂的ERP系统中除了典型的销售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外,还有看板管理系统、MRP计划执行系统等。因此,30家上了ERP的汽车配套厂可以直接从东南汽车公司的供应链网站下载供应计划,将东南汽车的订单、序列、未来6个月的成车计划、旬定单转为配套厂的销售定单。东南汽车网络制造与供应链协调以各个企业的ERP系统为基础在汽车城区域网络和信息交换平台上进行企业之间的数据直接交换,使得汽车城的供应链协作更加顺畅,实现了企业间的联合同步生产,协同成本下降,企业集群的柔性和敏捷性增强,更主要的是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提高了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水平。

5、产业集群实施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从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来看,对于那些发展良好的极具活力的产业集群而言,物流、信息流是至关重要的,促进物流、信息流高效率的交换和流通,切不能忽视产业集群运作中政府作用,包括政策与信息引导,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谐的、信用的社会环境的创建,地方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培养等。二是要建立促成区域经济集成化管理的产业、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机构。政府起引导作用,提供公共政策和服务,而产业集群各企业凝聚(而非简单的聚集)则需要一个中介机构来制定和实施集群内企业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以及建设产业集群组织文化,促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工协作。三是建立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集群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扩展”的企业,它利用文化将所有各自独立的节点企业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拥有竞争优势的集群其内部必定包含社会与企业的相互影响、集群企业间的信任、共同的对市场前景以及先进产品技术的洞察。四是产业集群的区域性绝不仅仅是指行政区域,或是以行政区域划分的产业集群,否则,将成为地方保护主义。产业集群供应链只是社会(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思想是在全球范围内集成优势资源,地区产业集群必将加入国际市场分工和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以实现更高的配置效率和更强的竞争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第一次用电脑画画
日全食来了
骄傲的小鹿
贴鼻子比赛
我的好朋友
日全食
千年罕见的日全食
星期天发生的一件事
丰富多彩的暑假
回忆圣诞节
我的好朋友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快乐的一天
我爱跑步
第一次买酱油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0)法学理论论文(1)
企业破产劳动争议案件有关问题研究(6)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5)法学理论论文(1)
国有资产信托的法律问题探究(5)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4)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7)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2)法学理论论文(1)
国际人权法在线资源概述(6)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6)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4)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公用企业制度改革的法律对策(2)法学理论论文(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财产权变革(3)法学理论论文(1)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我为你骄傲》
《黄山奇石》片断设
《丑小鸭》
《风娃娃》教学设计
《活化石》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