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财务指标的选择与运用
" 财务工作实践中,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而作为评价与判断标准的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
一、根据企业选指标
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指标。规模一般跨国公司、大型企业、母公司等或决策者需要综合性分析指标。可运用杜邦分析、沃尔比重评分法将指标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一个指标内含企业的偿债、营运、盈利等多方信息。分公司、中小企业、子公司或投资者、债权人适用具体指标分析。针对不同的财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应具体选择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等。不应不分对象盲目适用指标分析方法和选择不能体现企业特点的指标作为财务分析指标。
财政部颁布的财务分析指标有近30个,但具体到某个企业的一般性分析不必面面俱到都选择。一般企业可选择常用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资本积累率等10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二、严把指标运算关
1.了解指标生成的运算过程。会计电算化进入日常工作后,财务指标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许多指标的计算过程被忽略,若指标波动大,计算生成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总资产周转率,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就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不能用期初与期末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平均资产。若不了解指标生成的运算过程,就不了解指标的组成因素及各因素体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发现控制方向和筛除不真实的因素就无从谈起。
2.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如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要一致,分子主营业务成本与分母平均存货在时间上要具有对应性,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
3.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如企业决算报表年终审计后,往往要调整年初或本期数,若调整数字涉及若干年度,作分析时就应剔除上年度以前的影响数,这样指标才能反映出企业本年和上年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实际情况。
4.适当地运用简化形式。如平均资产总额的确定,若资金占用波动不大,就可用期初期末的算术平均值,不必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
三、公用标准讲科学
财务分析过程需要运用公认科学的标准尺度,对当期指标进行评价。一般采用:①预定目标,如预算指标、设计指标、定额指标、理论指标等;②历史标准,如上期实际、上年同期实际、历史先进水平以及有典型意义的时期实际水平等;③行业标准,如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布的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国内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等;④公认国内国际标准。
一般公认标准的选择除了要注意采用公认标准外,还要看服务对象,企业所有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增强竞争实力,强调的是与同行业的比较,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多采用公认的国内国际标准。同时还要看企业类型。同类企业相比,非同类企业没有可比性。
四、多种方法来分析
1.对同期指标注意运用绝对值比较和相对值比较、正指标与反指标的多方位比较,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恰当地选用指标间的勾稽关系。如企业资产周转快,营运能力强,相应地盈利能力也较强,这时可以观察营运能力的反指标与盈利能力的正指标增减额与增减率的变化是否相对应。
2.范范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从范范分析中找出变化大的指标,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对症下药。
3.采取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等多种分析方法时,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在构成比率指标中,部分指标必须是总体指标的子项;在效率比率指标中,投入与产出必须有因果关系。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不可用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比;在相关比率指标中,两个对比指标必须反映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如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可用长期与流动指标互比。
4.运用因素分析法应注意:一是因素分解的关联性,构成经济指标的因素要能够反映形成该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二是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否则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三是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只有保持计算程序上的连环性,才能使各个因素影响之和等于分析指标变动的差异。如材料费用变动差异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三个因素变动影响构成。替代顺序要按以上顺序用实际量替代计划量,且连环替代,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四是计算结果的假定性。因替代顺序影响替代结果,因此,计算结果须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下。合乎逻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假定,才能体现分析的有效性。如上例因素假设是建立在由内因到外因影响的基础上,且材料费用变动差异额已确定。
5.注意财务指标中存在的辨证关系,即正指标并非越大越好,反指标并非越小越好。如速动比率是正指标,本应越大越好,但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l时是安全标准。因为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必须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尽管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教学楼
- 小蚂蚁
- 黄鹤楼
- 九寨沟导游词
- 一件好事
-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九峰公园
-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 好孩子
- 黄龙导游词
-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 鲁迅故居
- 血汗长城
- 法国梧桐树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春天的图画》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 《春天的声音》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春天在这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 《春天的雨》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