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关系

谈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0

谈初中历史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正确看待教材,优化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如何处理教材

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实验中,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本准则,在能够完成可能标准目标的前提下把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情感上、人生价值观上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材料,同时又不同于局限于教材内容,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而彻底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教师讲教材,学生背教材的现象。比如:教材第二科《原始的农耕生活》(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教材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情况,简要介绍了大汶口文化。在处理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先从教材中了解河姆渡遗迹、半坡遗迹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以协作方式讨论并归纳两个遗迹的共同特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点拨,并给学生叙述我国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想象原始人居住的房屋并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描述,让他们在描述的过程中注意体现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这样,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得到足够的时间提高学习能力,又能在教师引导下和少量的讲述中了解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如何组织教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讲清的东西,很形象的讲清楚。比如:以前讲“虎门销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和学生将清楚,林则徐销毁的鸦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跟今天公安机关销毁的毒品是不是一回事?对于类似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一是可以通过让学生上网查询,二是可以通过教师展示鸦片的图片可以非常现象而简洁的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达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重演、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较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教学方法和媒质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觉,做到视听并用,从而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学习。如世界近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这一课,事件头绪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大,变化大,学生难掌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 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到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如何看待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同化了人的个性,往往以统一的目标来要求学生,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课堂,但不等于学生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正如西彦所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这种学习过程,只能压抑学生的能动反映机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

开放性教学的内涵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教学相长。这种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心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法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 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实践证明:要创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由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心智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没有畏惧心理的环境下,让学生在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获取信息;在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让学生逐步具有利用多种方式,尤其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参与面应该尽可能大,不管学生对知识或学习方式的体会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首要的。只有通过学生的“动”,才能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方式的正误,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方法的积累状况。换言之,课堂教学的好坏首先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媒体技术,通过大量的地图、图片、表格以及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现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了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实验中把上述的探索施行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上述的几个问题我们的探索对于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戒酒检讨书
公司活动未出席检讨书
寝室偷电检讨书
学生违纪检讨书
学生迟到检讨书
爱的检讨书
大学旷课检讨书
小学生检讨书
旷课检讨
旷计算机课的检讨书
学生检讨书1500字
擅自离校检讨书
员工上班期间使用QQ检讨书
写给老公的检讨书范文
言辞优美的检讨书
基础构造常识问答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杂谈
房屋结构决定家装防水差异
楼地面构造常识问答
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学习总结
混凝土修补与调色之水性环氧修补砂浆
仿古建筑工程项目
房屋建筑的模板工程最忌讳什么
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
地产开发详细流程 开发人员必看
建立学习型施工单位之读书策略建议
民用建筑构造要点
施工图常见差错和矛盾的审查
饰面装修常识问答
《司马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司马光》阅读片段赏析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吃水不忘挖井人》
《司马光》课堂实录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及思考
《司马光》我读我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巩固复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