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代职称评定工作的对策

现代职称评定工作的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5

现代职称评定工作的对策

自1977年我国恢复职称评审工作以来,职称评审工作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各省、市为了更加科学、公平、公正地评价人才,相继对职称评审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以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业绩为导向的前提下,目前职称工作大多采用量化申报评审的工作模式。量化申报评审不仅简单易行、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职称评审工作效率,而且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基本能力和工作业绩要求,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进取的动力,为保证评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人们在体验量化申报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断扩大着量化应用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显露出来,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1. 在职称评审中,普遍存在论文越多学术水平就越高的认识倾向。发表论文数量多,只是学术水平的一个方面,它不能完全代表学术水平。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想的高水平论文我们应该把专业技术人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学术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上来,而不是把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力主要引导到论文数量上去,搞学术短期行为。

2. 在职称评审中,习惯认为论文发表期刊级别越高论文质量就越高,而忽视对论文本身学术水平的认真考核。主办单位级别越高,管理相对越规范,整体论文学术水平相对高一些是事实,但不能绝对而论。期刊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不等于期刊质里级别,许多地方高等院校的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报的质远远高于一些由国家级单位主办的期刊。在职称评审中,习惯认为国家级论文水平高于省级论文,省级论文水平高于市级论文。其实,所谓“国家级”,只是因为主办单位是国家级单位,“省级” 也是因为主办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这种划分是出于期刊管理上的考虑,而不是对期刊质量上的分等定级,如果据此认定期刊的质量,贝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

3.由于学术评价的复杂性人们容易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间接衡,如以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代替论文的质,以科研基础上的立项级别和获奖级别代替成果水平等。在职称推荐和评审中,职称管理人员容易产生以简单代替复杂,以定量代替定性工作倾向。论文、课题的数和级别能够反映一定的学术水平,对其数量考核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其内在质的深入考核。在基层推荐中,一般都是数论文篇数、看期刊级别,而忽视对论文和成果的质审核。在评委会上,由于各种原因,也大都是处于表面形式上的确定,很难进行实质上的水平考查。这样虽可以比较方便、低成本地对学术水平进行评价,但也容易滑向以定里代替定性、以简单代替复杂的‘·数字主义”,所以,我们在量化申报评审的同时,还要谨防以定代替定性的工作倾向发生。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

1. 在职称化申报评审条件中,一般论文数里、发表期刊级别要求较为明确,而另一些业绩成果条件要求贝较含糊。这就容易导致专业人员对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极力 “打造”论文,把精力放在写论文和出书上,忽视提高工作能力和做好本职工作。职称化申报评审条件业绩成果中有软指标存在,单位推荐和评审时,也容易把注意力投向论文、著作这项硬性指标上来,甚至有的单位按发表论文多少排名次这样的推荐和评审导向,就会导致专业技术人员过度追求论文数里,破坏潜心治学的学术环境,出现学术浮躁和学术造假现象。

2. 在职称量化申报评审条件中,一般申报职称的级别越高,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也就要求越高。这种能被很多人接受且看起来公平的方法,实质上掩盖了另外一种不公平。除按主办单位级别确定期刊质量等级本身就不尽科学合理外,由于工作环境和性质的不同,这种要求对于工作在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也存在着一种不公平性。发表省级论文对于省级单位的申报人员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因为各省级厅局几乎都有自己的期刊杂志,省直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发表省级论文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对于乡、县、市及工矿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除上述不利因素外,还受交通不便科研和工程项目管理级别较低等条件制约,发表一篇省级论文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样就不利于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不利于基层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我国政府正在实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城镇及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计划,我们的职称评定政策也要紧密配合积极改进和完善职称量化申报评审条件,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奠定政策基础

3. 职称评审数量以量化标准控制代替以往的指标控制,理论上是符合一个晋升一个〔这对职改部门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简便快捷的好方法。但经过几年的化申报条件试行,仅用最化标准控制,难以实现严格标准,提高质量的目的。有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及时凑够量化条件,基本形成够年限就晋升的现象。这样,职称评审就不能很好地起到竞争和激励作用。是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定得过低还是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高过快,其实,这两种都不完全是,而是专业技术人员凑条件的速度太快。职称评定要求核心期刊,就有大量的核心期刊及增刊出现要求国家级论文就有大批带有“中国”、“中华”字样的论文集、书籍出版。这不仅给职称评定带来极大的混乱,也对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学术氛围‘〕因此,职称工作要及时修正政策,避免不良倾向的发生。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目前,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逐步建立科学、分类、动态、开放的职称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职称运行机制。要贯彻国家深化职改改革精神,充分发挥职称政策导向作用,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达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必须在职称评审政策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1. 职称评审实行资格比例和化标准双重控制政策在专业技术人员自由申报的基础上,需要政府发挥监督作用,根据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下达每个单位高级中级资格比例,可以像正在实施的政府控制聘任比例一样控制职称资格比例。资格比例可比聘任比例高出左右。资格比例控制,不同于以前由政府统一下达评审指标。实行下达资格比例控制,可使单位自主权更灵活、更实际。在职称评定中,有适当的待聘资格不仅能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激励作用。但如果不控制资格比例,会使待聘人员过多,也会出现社会问题。有了职称资格比例控制政策,各单位就有了自控的依据,在必要时,就可以顺利实行自控措施,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能力和业绩的标准,形成各单位职称推荐竞争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干好本职工作。在单位内部竞争中,专业技术人员之间还形成一种相互监督机制,从而有效遏制虚假行为的发生。由单位自控资格比例,一方面扩大了单位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单位谋划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还可协调单位内部主系列和辅助系列的晋升比例,解决主系列申报条件较高难于晋升的矛盾。由于各单位性质不同、情况各异,不可能制定出统一的能力和业绩标准来,只有在政府大政策的前提下,各单位进行微调才能更切合实际,才能更好地落实中央提出的“建立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的人才评价精神。

2. 制定技术专利视同于学术论文、科研课题、奖项的相关政策,增加技术专利在各系列职称评审中的比重。目前,在专利拥有上,我国仅是韩国的,不及美国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其实,我们民族的创新潜力是巨大的,只是近代以来,我们一直不注重技术专利的申请和创新思维的开发,致使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萎缩。为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职称工作要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少,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

3. 降低职称量化申报评审条件中对论文数量的要求,淡化论文级别,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注重论文内在质量的提高、降低论文篇数要求,并不等于降低申报标准。其目的是要把专业技术人员的注意力吸引到做好本职工作上来,吸引到出有创新思想的高水平论文成果上来,尽可能避免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早日顺利评上职称,搞学术短期行为,从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发表论文越多学术水平越高的认识误区,净化学术风气,创造良好学术氛围。要在单位推荐中,比实际工作能力、比对单位贡献大小、比实际学术水平,而不是比论文数量的多少。职称评定作为一种导向,要把专业技术人员引向务实,而不是务虚。事实上,许多一流专家治学严谨,学富五车,但发表论文不多,在他们看来,只有真正具有学术价值、有创新观念的论文才值得发表。只有提高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质,才能创造出更高价值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果,我国科技事业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和发展。

4. 适当限制个人申报材料中提交论文、成果的数量,明确代表作,为审核论文内容质和成果水平提供便利条件。扭转以论文多少论英雄的局面,把职称评审的主要精力放在加大对论文和成果质的审核力度上来。制定论文集、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不提交评委会政策,把正式期刊杂志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增刊和论文集区别开来,从而净化出版业,净化职称评审,净化社会风气在各单位职称推荐中,专业技术人员自由申报后,确定自己一篇论文作为代表作,由职称管理部门将作者姓名、单位及期刊名称隐匿后,提交给数名省内外同行专家审阅,专家对其学术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职称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的论文评分标准给出分数,科技成果也可采取类似方法,将代表申报人水平的一项科技成果,预先提交多名专家审核。对其论文成果的代表作进行学术水平评价,可以借鉴高考网上评判作文方法,或借用专业期刊专家审稿的方式,专家评语和分数由专家签字后用信函方式寄回,作为评委评审的重要依据。有条件的评委会也可采取这种审核办法。这种审核不仅可以排除人为干扰,还可以让专家专心致志地审阅论文的内容质不仅节省评审时间和费用,还为专家审核论文质提供了较好的客观环境。专家可利用网络查询同类论文,看其创新性,有无抄袭现象等而在现行的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上,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在职称评委会评审中,由于限制了个人申报论文、成果的数,从而为评委认直审核申报人的学术水平创造了条件并提供了时间保证。这样不仅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如果我们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在每次晋升时,都能有一篇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创新论文,那么我们国家就会越来越接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公务员之家

职称评审不仅是人才评价机制,还是一种政策导向,职称评审每制定一条新政策,每出台一项新措施都会引起成千上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研究将专业技术人员的注意力引向何方,是每位职称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好这个指挥棒,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力引导到提高能力和业绩上来,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借书
影子的游戏真好玩
除夕之夜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颜色的游戏
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玩“跳跳球”的收获
第一次喂鸽子
光线游戏
钓龙虾
玩影子的游戏
影子的游戏
玩三原色
帮助小妹妹
童梦节随想
以风味小吃论传统美食英译现状及对策
地方传统元素的图形意义
议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教学展望
传统艺术在旅游商品中的实用性
论英语教师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服装设计中的装饰工艺的美学思考
数学课课后反思
对于观念陶艺的构思
新教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分析
分析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点滴认识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特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句积累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疑点解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背景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结构分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难句解析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心思想
叶圣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