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思考

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对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的思考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下面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学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要引导他们遵循操作规范,如不用力按开关,不乱敲键盘,不乱按鼠标,自觉遵守开机和关机程序、定期查杀计算机病毒等。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关闭计算机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 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使他们了解这样做可以避免计算机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等。

2.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从德育角度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少有三方面: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系统目录中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演示中保存和另存文件时,注意这个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分门别类存放文件的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就会照葫芦画瓢,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形成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3.培养方法得当,即要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要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又要持之以恒。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1.结合教材,收集相关材料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看到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用的操作系统、芯片都是美国的),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我国计算机研究起步晚,但用较短时间赶上和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从硬件来说,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电子管计算机到七十年代末的“七五七”计算机,再到我国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制造水平迅速提高;从软件来说,WPS文字处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杀毒防毒软件等也层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讲到病毒时,可以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着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2.在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字处理、幻灯片、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图片处理等内容教学中,有意识介绍我国相关软件的发展;在录入及排版练习中精选练习文稿和图片,要求学生制作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等为主题的作品,并在评分标准中加入德育评分项;在实践过程中注重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如以“一二.九”运动为主题的时事小报,以国庆节为主题的电脑绘画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完成相关技术操作,同进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德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美育等内容。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很强的吸引力和渗透性。它能让学生随时获取大量信息,使学生自主而自由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网站、论坛、聊天室等,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也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进行教育,如“上海两名女中学生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在上课时,如发现有些学生同时打开过多的浏览窗口而造成网络不畅时,就要及时指出虚拟的网络世界一样也存在着资源浪费问题。例如,申请过多的电子邮箱、申请个人主页后只在期限将过时才予以更新或者自“访问”以增加点击数,下载毫无用处的软件直到塞满自己的硬盘后才将它们删除等等,这都是对有限的网络资源的浪费。要使学生懂得网络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社会,也需要注意资源的节约, 也强调规则和美德。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同生活”。而共同生活则离不开交往,交往则应有协作精神,否则,人们不能共同相处,不能“共同生活”。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又一使命。

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缺乏与同伴相处的本领,到了上学的年龄,仍然缺少与同学、同伴友好相处的能力。据报道,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伴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注重交往与协作精神的培养,他们长大成为独立的社会人时,会因为缺乏协作精神而难与他人一起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应注重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随时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从而有助于他们认同团体合作的优势,而且这样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小组合作能增强学生间的交流,消减个别学生的畏难厌学情绪,让他们一起克服困难有利于在群体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为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求助次数的策略。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复习时,若没有深入思考问题,没有尝试操作,就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虽然这样要求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独立操作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上机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耐心,缺乏坚持性的学生容易在出现错误时放弃努力,以至无法完成操作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继续努力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其实他们已经离成功不远;也可以发挥榜样作用,让取得成功的学生示范操作、交流心得体会,感染身边的同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言语暗示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打算放弃尝试时暗示自己继续努力,直到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参考资料:

[2]教育现代化《“网络德育”若干总是的思考与实践》

[3]中国教育报《保护孩子上网的几点建议》

[4]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笑对失败
微笑的桑兰又来到美国
雨的功与过
访春雨不值
迎着风雨向前冲
听,雨哭的声音
雨中的友谊
雨巷
一把雨伞一片真情
雨夜橙光
花儿的微笑
雨的诉说
笑对失败
雨夜
雨的诉说
如何写工作计划书
工作总结的写作格式
宏大主题的演讲稿写作
辞职申请的写作格式
工作总结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如何写好毕业论文
怎么写辞职报告
述职报告的写法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写法
房地产抵押贷款申请书内容
如何写项目申请书
演讲的注意事项
辞职信的正确写法
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写作注意事项
演讲稿的写作要领及方法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注意的问题
建筑安装业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北美别墅的概念、特点和主要风格
园墙在中国古建中的价值
景观概念的误用
酒店照明设计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设计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植物与园林的季相景观
园林工程中的施工放样
滨海森林公园浴疗区绿化与土壤改良
园林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的艺术景观
抓好小城镇消防规划之我见
居住小区的植物选择与规划
论欧洲园林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园林发展规划
《小英雄雨来》相关资料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夜莺的歌声》相关知识
《小英雄雨来》老师语录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探究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
《夜莺的歌声》重点问题探究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