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做法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如,画"祝福"的教学,可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体方法如下:
1、导入方法新鲜多样。
2、示范指导力求浅显易懂。
3、媒体语言形象具体。
二,激发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如画“风”,可以对学生设问:大风吹来时,会出现什么情景?请每个学生不要忙着回答,多动动脑筋,然后,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就会发现风吹的情景有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画树干弯弯的;有的画树叶满天飞;有的画帽子飞了;有的画水起大波浪……,总之,十个同学有十幅独特的画,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画.
三、肯定创新,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我校每周三下午都上美术课外活动课。.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 .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
四、鼓励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2、鼓励艺术表现, 激发艺术创造。
3、 鼓励自我体验, 激发参与意识。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表现积极性,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电脑
- 我爱春天
- 童年趣事
- 快乐的六一
- 我最喜欢的游戏
- 树林中的发现
- 日记两则
- 小草
- 听英国的中国人讲英语
- 放风筝
- 买菠萝
- 自我介绍
- 童年趣事
- 扳手腕
- 晒笋干
- 论慎用逮捕权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法律援助的现状与发展_司法制度论文(1)
- 议法官释明范围的架构_司法制度论文(1)
- 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兼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及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规范刑事庭审行为的法理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汉初律名新证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 _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刑事诉讼一审程序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_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洗钱罪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司法鉴定启动权归属之初探_司法制度论文(1)
- 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 对法院管理社区矫正的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风筝》教学设计7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9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快乐的节日》教学谈--月儿弯弯
- 《快乐的节日》研究课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2
- 《风筝》教学设计6
- 《看雪》
- 《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 《风筝》教学设计8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七颗钻石》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