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我们教师时刻不忘的教育宗旨。那么,如何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进行实际有效地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巧用教材,引发学生活动兴趣
《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促进儿童品德与身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课程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材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和情景图片,并把儿童放进教材,使“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里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辨析图中儿童的行为,利用文本中的儿童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问题。通过这种对话,指导学生行为,让学生模仿其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这课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儿童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接着让学生读读教材中有关坐、立、走的儿歌,相机板书“如钟”“如松”“如风”,让学生讨论怎样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并试着坐一坐、站一站、走一走,形象的图片,直观的手段,切身的体验,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然后,还是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运用教材中正反两方面的图例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深层地了解正确的读书、写字、站立、行走姿势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坐、立、走”比赛,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做得有模有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
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提出“做种学”,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真经验促进发展。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正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要积极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积极地、实际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获得新的体验和道德认识。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手拉手交朋友》一课时,我先通过与学生微笑交谈,告诉学生我的姓氏、兴趣、爱好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识了我这位教师;第二步,我让同桌小朋友互相拉拉钩,说说悄悄话,唱唱拍手歌,做做小名片等活动相互认识;第三步,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载体,播放轻松愉快的歌曲,全体小朋友起立做《网小鱼》的游戏,被捉到的“小鱼”作自我介绍,以此认识更多的同学;最后,让学生按兴趣爱好分组进行活动,促使儿童寻找共同的话题,引发共鸣,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同学。整堂课,学生至始至终都参与在活动中,从认识教师开始,一步步第扩大认识范围,一步步第较深对同学的了,增强了儿童交往的意识,加深了儿童之间的交往。当然,品德课的活动形式是多样性的,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搜集信息、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欣赏、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获得情感,领悟道理。
三、有效实践,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至圣
- 忠与义的交织——走进宋江
- 美丽的错误
- 我喜欢三毛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曹操
-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
- 风雨任平生
-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 钱,昨天——今天——明天
- 苏轼的赤壁
- 正确对待金钱
- 说不尽的乔丹
- 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
- 应聘信开头的基本写法
- 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 启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 工作汇报的基本写作方法
- 科技论文写作的注意问题
- 劳动合同的一般写法
-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 如何撰写出色的自传
- 医学论文写作有哪些程序
- 协议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 教育实习自我鉴定怎么写
- 自我鉴定开头怎么写
- 海报写作的基本要求
- 投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 姑苏水陆盘门 浓缩江南之“秀”
- 建筑照明设计
- 浅谈园林植物的色彩艺术
-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 中外景区规划师切磋规划理念
- 城市文化环境的评价标准
- 室内空间的知觉与表现
- 园林规划设计软件实用性和园林设计图纸规范化浅谈
- 景观行业的转变与创新
- 新加坡国家级规划建筑大师眼中的规划设计
-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 首博追求建筑特色木质幕墙独领风骚
- 假山叠石的基本技法二
- 论现今园林景观设计不足
- 古代景观设计造景手法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范文习作
- 《永生的眼睛》写作指导
- 《永生的眼睛》训练素材
-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梳理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 《触摸春天》范文习作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别用眼睛伤害他
- 《永生的眼睛》美文欣赏 父亲的眼睛
- 《永生的眼睛》重难点分析
-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 《永生的眼睛》老师语录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