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我们教师时刻不忘的教育宗旨。那么,如何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进行实际有效地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巧用教材,引发学生活动兴趣

《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促进儿童品德与身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课程遵循了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材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和情景图片,并把儿童放进教材,使“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里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辨析图中儿童的行为,利用文本中的儿童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问题。通过这种对话,指导学生行为,让学生模仿其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这课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儿童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接着让学生读读教材中有关坐、立、走的儿歌,相机板书“如钟”“如松”“如风”,让学生讨论怎样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并试着坐一坐、站一站、走一走,形象的图片,直观的手段,切身的体验,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然后,还是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运用教材中正反两方面的图例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深层地了解正确的读书、写字、站立、行走姿势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坐、立、走”比赛,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做得有模有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

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提出“做种学”,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真经验促进发展。而《品德与生活》课程正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要积极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积极地、实际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获得新的体验和道德认识。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手拉手交朋友》一课时,我先通过与学生微笑交谈,告诉学生我的姓氏、兴趣、爱好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识了我这位教师;第二步,我让同桌小朋友互相拉拉钩,说说悄悄话,唱唱拍手歌,做做小名片等活动相互认识;第三步,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载体,播放轻松愉快的歌曲,全体小朋友起立做《网小鱼》的游戏,被捉到的“小鱼”作自我介绍,以此认识更多的同学;最后,让学生按兴趣爱好分组进行活动,促使儿童寻找共同的话题,引发共鸣,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同学。整堂课,学生至始至终都参与在活动中,从认识教师开始,一步步第扩大认识范围,一步步第较深对同学的了,增强了儿童交往的意识,加深了儿童之间的交往。当然,品德课的活动形式是多样性的,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搜集信息、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欣赏、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获得情感,领悟道理。

三、有效实践,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日记一则
快乐的星期天
第一次收信的感觉
海底世界
我家的小狗
搭错车
我看曹操
王老师的小宝宝
我去解鲁璐家做客
清洁
可爱的小金鱼
五元钱
我们的“军事基地”
公园里的鹦鹉
参观新百大厦
试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简论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整体设计初探
试论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与防治措施
试析评价中心技术的研究综述
试论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有机结合
关于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体会
试论关爱对心理障碍者的调适作用
没有重量的空间
关于高校食堂经营方法之探索
试析筹城乡建设下的湖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
关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探究
关于职业学校女性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与策略分析
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有乾坤
关于新时期高校“真空传播”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转变
让孩子体验成功──《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片断与评析
在体验中快乐,在探究中发展──《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评析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片断与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情景演示
《哪座房子最漂亮》近义词反义词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片断及评析
《哪座房子最漂亮》词语造句
从学生的组词看生活的变化──《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随笔
《哪座房子最漂亮》课前透视
《哪座房子最漂亮》难句讲析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修改及反思
图文紧扣 授文悟“道”──《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后记
不是孩子的错──《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