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4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一、设“疑”

二、精“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适当地选择、安排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

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的也很牢固。

三、制“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27-27÷3。学生在草本上计算后,大多数同学的计算步骤如下:①27-27÷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27-27”,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同学的计算步骤是:②27-27÷3=27-9=18出现这两种情况,乃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问这两种计算哪种计算正确?顿时,同学们纷纷争论: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我见学生的情绪高涨,对问题的答案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说:“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我板书“四则混合运算”,讲授新课,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难”

五、求“变”

六、留“尾”

这样留尾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孕伏,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黄河和大芦湖
看黄河大桥
我心中的黄河(2)
观黄河
黄河魂
又读黄河
我也追星(周笔畅)
黄河,我爱你
我心中的黄河(1)
我爱黄河石
黄河在呻吟
我也追星(贝多芬)
黄河·警示
黄河倡议书
我也追星(林俊杰)
节约型设计,建筑师该尽的责任
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
灵感的源泉
实施墙面绿化 构筑良好环境
低能耗与高舒适度
折衷主义建筑
新农村规划设计应注意集约利用资源
堆山造景启动景观建设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硬质景观施工图的设计和深化
日本先峰设计师指出:北京酒吧缺创意
走出绿化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拒绝平庸城雕
统一多元的建筑设计方针 超越混乱的价值观
东大建筑系教授发明新型建筑材料 用于大屠杀纪念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路旁的橡树》 整体阅读感知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 重点问题探究
《路旁的橡树》 重点字词梳理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路旁的橡树》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