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

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摘要】 当前高校信贷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使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实施高校贷款证券化对于化解银行风险、优化投融资结构、提升高校品牌等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在多种资产证券化模式中,根据不同风险偏好和期限设计的高校贷款CMO比较适合当前形势。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而我国高校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由于高校的银行贷款大多用于学校基建项目的开支,此类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结果造成高校的还债困难,银行风险加大。根据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许多专家都在积极探讨拓宽高校融资渠道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巨额的贷款问题。比如组建教育产业集团,高校产权的股份化或资本化,开展高校的资本运营,成立教育投资基金,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等等。在众多的融资渠道中,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成本较低、效率更高、更具潜力的资本市场运作工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效用分析

(一)启动高校贷款证券化可以化解商业银行对高校贷款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高校贷款证券化结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可以参与过手证券式资产证券化交易,也参与资产抵押证券和转付证券等形式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在过手证券这种证券化结构下,被证券化的高校贷款组合的所有权在证券出售时就转让给了投资者,被证券化的贷款组合的债务人提前偿付所产生的再投资风险及债务人的违约风险要由证券投资者承担。在资产抵押证券这种证券化结构下,商业银行可以进行担保融资,从而解决其资产流动性的不足,避免高校贷款活动中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而且在转付证券这种资产证券化结构形式下,贷款组合的债务人提前偿付产生的再投资风险也是由证券投资者承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贷款证券化的实施可以强化银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信贷支持。

(二)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有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融资结构的优化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可以将高校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连接起来。SPV 发行的以高校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过手证券、资产抵押证券、转付证券及其衍生形式,可以丰富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工具,满足对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有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为各类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优化其资产组合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高校贷款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相关高校的品牌和知名度,增强这类高校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地位,促进他们改善办学质量

为了吸引投资者,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高校贷款证券化的发起人(商业银行)、发行人(SPV) 会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办学质量好、生源可靠、还贷能力强的高校的贷款作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而信用增级机构的担保、评级机构对证券的评级、证券公司对证券的承销活动又可以强化资本市场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兴趣和关注,提高相关高校在投资者及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从而有利于这部分高校吸引社会资金并扩大生源,促进其发展。而这部分高校为了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有利的融资地位,必然会注意改善自身的办学质量。

三、高校贷款证券化模式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的三种基本模式

1.过手证券(pass-through securities)是一种以抵押贷款组合为担保的证券。过手证券发起人以出售方式将金融资产所有权转给发行人,发行人以自己为受托人,以信托名义向投资者发售收益凭证,即过手证券。每份过手证券代表被证券化资产一定比例的所有权及收益权。发起人对过手证券的本息无支付义务,其本金和利息由基础抵押品拥有者支付,由银行(抵押贷款的发放者)通过发行人转递到投资人手中。

3.转付证券(pay through securities)是为既能准确地预测现金流量,又能充分利用基础资产而产生的,它兼有过手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方面的某些特点。相对而言,它比过手证券有更加稳定的现金流,比资产支持证券更能有效利用基础资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圣地
美丽的花坛
魔幻世界
快乐的春节
打雷和闪电
一次有趣的试验
螃蟹为什么吐泡泡
童年趣事
直尺的自述
橘子
抓蚱蜢
找春天
读《匆匆》后有感
偶然的发现
静音听心。
年级组工作总结
县直机关党工委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乡2009年禁毒工作总结
2009年县乡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精神文明工作总结
人民法院2009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工作总结
公路局主抓养护领导的述职报告
物资办2009年工作总结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十五周值周总结
乡2009年退耕还林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新课改培训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工作总结
县级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关于农民问题的历史考察
战时政治对晋察冀边区农村社区的影响
从制度视角审视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
改革对一个中国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层次结构的影响
三农问题背景中的村民自治
我国税收遵从问题的理论研究及政策优化
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以华北为中心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我国税源管理方法的国际借鉴
乡村概念辨析
论“三农”问题的长期性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怎样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让爱自然的流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案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实录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堂实录
保护弱者 让我们勇敢──《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一堂基于对话的读书习字课──特级教师薄俊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例谈
让学生在咀嚼文字中学会朗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出勇敢坚强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后记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杂谈
青蛙卖泥塘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