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人本思考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人本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1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人本思考

摘要:课堂活动设计被看作是外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对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学习者对教师教材在课堂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学习者对自身特点的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得出了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人本思考的结论——成功的课堂活动设计和组织应该将学习者的年龄、性格、动机、身分地位以及性别等诸多存在个体差异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

一、人本主义与语言教学

二、交际法与课堂活动

在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导的传统英语课堂上, 教师的讲解往往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被看作是一个个空空的容器, 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倾注进这些容器中去。这种 “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受到了诸多教师和学者的批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交际教学法传入中国并引起了中国语言教育学界的普遍关注。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即教学过程就是交际的过程.交际法强调语言表达的意义和语言的运用, 而不是语言的形式。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实现有意义的交际,以促进语言学习并获得交际能力。另外,与传统的“填鸭式” 教学法不同的是, 交际法认为教学组织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Richards, Rodgers,1986)。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课堂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语境当中学习语言知识,培养交际技能。在交际法的推动下,英语课堂的模式开始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活动也越来越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关注的焦点。

课堂活动设计被看作是外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Scrivener,2002:25)。然而许多教师发现,他们所精心准备的活动到了课堂上却无法按照预期的轨道顺利运转,有的活动甚至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那些所谓精心准备的活动过少地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存在于学生个体之间的种种差异。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处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四十名受试者进行了一项简单的有关课堂活动设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三、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年龄段的受试者中有38人选择了“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他们最喜欢的英语课堂,占受试总人数的95%。有23人(57.5%)认为教材应该成为课堂活动内容的主要依据,而17人(42.5%)认为教材应该是课堂活动内容的辅助材料,仅供参考。 对于教师应该在课堂活动中充当什么角色这一问题,40名受试者中只有三名选择了“参与者”这一选项,而其余38人均认为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协助者、裁判或者是主持人,占总受试人数的95%。另外,没有一人认为教师应该是旁观者。就课堂活动的内容而言,33人(82.5%)认为活动的内容应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时,三组受试者的答案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均未表现出由于年龄或者是性格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然而在下面几项问题中,问卷的结果出现了由于年龄和性格不同而产生的选择差异。在回答“你是否会对和你工作内容或者和你将来的工作有联系的课堂活动感兴趣”这一问题时,B和C组受试者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肯定的答案。而A组的受试者中有6人选择了“无所谓”的选项。这说明工作中的或者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习者会对和自己工作或者是将来的工作有联系的活动,以培养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语言的能力这类活动感兴趣。与此不同的是,工作对于年龄介于14-16岁之间的青少年来说,似乎还是比较遥远或者说是比较陌生的话题。所以他们对于课堂活动的内容是否与实际工作相关并不是十分关心。另外,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自己属于内向型性格的受试者更多地选择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配角,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希望能和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同学分在一组。相反,那些认为自己属于性格外向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类型的受试者则喜欢扮演主角或者是在小组讨论中和成绩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更能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人本思考

交际法认为,语言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是具有独特兴趣、风格、目的和需求的不同个体(Richards,Rodgers, 1986)。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时就不得不首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1. 年龄

这里所说的年龄并非二语习得理论中所讨论的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而是说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考虑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在兴趣、爱好、心态、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目的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便设计出更加符合不同年龄学习者的课堂活动。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处于A年龄段的学习者对课堂活动的内容是否与将来的工作相关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所喜欢的课堂活动项目是猜字谜游戏、电影配音、拼图游戏和唱英文歌曲等一些更具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类型。而C年龄段的学习者则希望课堂活动的内容能和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他们更多地选择了分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唱英文歌曲这些对大脑的思考和肢体的移动要求不是很高的活动类型。这种选择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年龄的不同所引起的。十几岁的孩子大多像初生的牛犊,爱运动,爱思考,喜欢新颖的事物,敢于挑战自己的智力。而C组的选择则表现出了青年人应有的沉稳和成熟。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就不能把一些对集中注意力、思辨能力以及语言水平要求过高的活动项目交给年龄过小的学习者去做,因为这些项目是他们的年龄所限定的各方面条件所无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笑对生活
妙悟人生
人是用来干吗的
我青春彩的色彩
谁pk谁
做自己
守护的执着
历史不能忘记
偶然之举,必然之果
与希望同行,和梦想齐飞
莞尔一笑走人生
纸飞机
庄子的智慧
涅磐后重生
我读高三
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Evan标准分型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的探究
50例小儿猩红热的临床类型及治疗分析
硬脊膜动静脉瘘23例临床特征分析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评价
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微波治疗会厌囊肿
我院自制清金合剂在咳喘辨证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彩色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畸形检查中的意义
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的疗效分析
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失败原因探讨
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假如教师的书包中只剩下教参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四)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
80年代以来汉语速读教学述评
〖李其龙〗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施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高中古代诗歌诵读教学的现实基础
识字教学的新探索
与王尚文教授在线讨论:语文教改的变与不变
今又五四
汉语教育莫“近视”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初中语文尝试训练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