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07

我国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深化改革和创新引领二者双轮驱动的思想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不合理,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时效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笔者的观察是,应该从供需结构性调整、提升科技因素在供给侧的比重、供给过程与效率的创新度等方面发力和做足功课。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说称为供给侧改革,在物流业界层面称之为“供需链管理改善”更为合适。就国内物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是其业务模式调整、技术装备升级以及企业高速发展的一次机遇。

从宏观方面看,市场供需平衡,需要物流业迈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加速商品流通速度,减少流通环节,都需要物流业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对物流产业的发展、整合给予更为有效的监管。从微观方面看,企业经营成本日益高涨,产品附加值不高,从而形成了供给侧的致命硬伤。我国企业有些方面的成本,不仅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例如:高速公路通行费。我国制造业还处于低附加值阶段,曾经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生产经营成本逐渐增高,在总收益中成本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样的结果是,在市场需求产生变化的情况下,现有产品产能过剩,产品不好卖,同时成本不断高涨,使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大幅下降。而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就需要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但现阶段我国物流业整体服务能力不强,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的仓储和运输服务,没有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服务的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如何构建高效率、高品质物流提出了新方向。

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物流业的角度看,目前物流外包比例在上升,物流服务个性化需求在增长,当前物流业在向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但物流业本身还不能完全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2016年的重头戏应该是以解决物流服务结构性矛盾,推动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为重中之重。

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5%,与2010年的17.8%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8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物流服务的结构、质量、效率都存在许多问题。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2014年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排在28位。业内测算,如果物流成本减半,可新增经济效益5万多亿元。目前中国企业社会物流总费用高主要表现在:仓储保管费用高位运行、综合运输费用总额较高等方面(虽然我国单位产品的运价远低于美国,但因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导致无法统一调度导致无效运输比较多)。例如仓储费用占GDP比例高达5.8%,是美国的两倍以上,而美国运输费用占比也仅为我国的60%。我们商品的总量以及单位商品的在仓时间和运输时间都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现在国内许多产业在转型升级时,物流成为发展变革的瓶颈约束。

我国地域辽阔并且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天然资源分散、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造成了运输方式选用上的不合理现象。大量本应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的中长距离运输由公路运输承担,这无疑抬高了综合运输成本。此外,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多式联运体系,从而使物流末端成本居高不下。当然,物流总成本高也与我国处于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有关。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带动的实体经济物流需求较高,导致整个社会物流成本较高。当然,我国物流成本计算方式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别,如何降低商品流通物流成本需要科学论证和深入细致的进行分析。

因此,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如果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能够达到美国2015年8.3%的水平,可新增经济效益5万多亿元。物流效率低下,造成产品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在较大程度上被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所占据。而物流成本具体分摊在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上所占的比重达到50%-70%甚至更高,成为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新障碍。

“互联网+”高效物流如何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是重要途径。具体包括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的行动计划,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通过互联网云仓系统、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智能运输路径规划系统、行业数据信息平台等来实现。

首先,抓住创新驱动的新机遇,加快适应新需求的服务创新。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抓住鼓励创新政策和整个产业落后服务面临淘汰的机遇,在制造业精益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危化品物流、医药物流、应急物流、物流园区、特种运输、快递服务等众多具备创新服务潜能的领域,以更新更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让我国物流行业达到世界先进经济体的发展水平。要真正抓住供给侧改革给物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精致服务”和“百年老店”的精神,改变传统物流业发展依赖低水平规模的扩张,苦练企业管理提升内功,把活做专、做精,确立向管理要效率、靠管理优化供给、用创新来满足供给端结构性改革后的新需求。

其次,提升“互联网+”高效物流平台利用率,整合资源。通过“互联网+”有效地对传统物流进行改造、改革,提升平台利用率,从而实现分散、分段、分运输和分区域的物流资源连接后的大规模优化配置。推动物流数据资源整合,对市场更加灵活和精准的反应,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开发由政府掌握由行业机构运营的大数据平台,构建“互联网+”高效物流云数据,鼓励平台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实现全网采购、调度、监控服务。加快建设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运用系统,实现所有客户在线联网、互动融合,运输无缝对接。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为物流信息共享、资源配置、金融支付、物流装备和创新开发提供新的驱动引擎,以获得更全面的供需关系数据,有效地减少资源错配及无效运行,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再次,提高物流效率,促进成本降低。物流企业应积极抓住机遇,在多式联运发展、跨区域的网络化合作、核心企业纵向供应链优化等方面打开思路,加快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切实改善供给。要支持物流业发展,把现代物流作为降成本、补短板、调结构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外包物流、互联网+等先进物流模式,大胆运用高新科技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通过现代物流产业的突破,带动全国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要把物流业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制定全国物流业综合发展规划,统筹公路、铁路、航空联动联运,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切实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最后,打造物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动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联动是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和探索新的规模、标准、功能或定位,以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联动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组织形式,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面向市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集中整合智慧物流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和技术,以及智慧物流装备产业经济与政策咨询平台,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激活智慧物流带来的效益,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和产业新形态,保障智慧物流的加速发展。

供给侧改革框架下物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提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物流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的供给方,又因运作模式、效率而对最终的需求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供给侧改革对于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通过供给侧改革逐步解决物流价格过低问题,进而改善运输车辆超载现象。通过物流需求的调整,为物流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可以说,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才能加速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在更为广阔的区域中的分工与协作,减少企业负担、打通流通环节制约、降低企业成本,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外围大环境看,全球经济的生态格局正在加速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主要是欧美日发达国家在消费进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生产供应,这种供需局面分化并拉长了全球供应链。作为原料供应和低端制造供给侧一端的,主要集中在亚洲;而掌握产业链话语权、高端需求侧一端的,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西方国家。而今,全球供需格局已经开始变化,通过淘汰落后产业,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中国智造”,低端制造正在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迁移,全球供需对接体系正在洗牌。在这个环境下,中国领唱的“一带一路”是推进中国供需链调整和全球供需链洗牌的一盘大棋。洗牌期也是机遇期,参与全球贸易的中国物流需要趁势而为。

物流业是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基础纽带,供给侧的改革势必牵动物流服务供给的改革。回归到产业当中,物流企业应当看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无论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还是多元一体化,都逐步实现了协同互联、互融共生,生态链的竞争正在超越供应链乃至产业链的竞争。小到企业内部生态链,大到外部生态链,都需要谋划新思路、采用新办法。

供应链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以OTMS、宝供、怡亚通、卡行天下、天地汇等为代表的一批信息网络平台企业都在做宽、做深、做精,推动中国物流在创新改革的路上迈步前行。与此同时,2014年以来,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家标准委开展了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以标准托盘及其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物流设施设备和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参加试点的企业普遍反映,相关设施设备标准化、相关服务规范化水平提高后,可提升备货效率30%以上,装卸货效率50%以上,车辆周转效率1倍以上,库存周转成本降低29%以上。从“重需求管理”向“重供给端管理”的转变,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正符合了中国制造业下一阶段的需求。

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下,物流发展需要一个新的模式、新的机制,营造友好型的供应链生态圈。然而,营造友好型的生态圈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方面,要优化结构,完善物流业信息化布局,实现技术装备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供应链生态化体系和良好的诚信体系,规范市场,做到有序竞争。通过“互联网+”有效地对物流进行改造,提升要素利用效率,促进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降低,对市场更加灵活和精准反应,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提高市场透明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母亲伴我成长
她变了
关于张思德
革旧
我和妈妈的故事
两面性惩罚
抢劫犯的儿子和他乞讨的妈妈
我的爸爸
回味乌镇
My friend(我的朋友)
流泪的午餐
高大的杨树
毅力
幽冥寝室 2013年9期
两级分化 2013年9期
妈妈的熊 2013年8期
换头危机 2013年9期
亡者轨迹 2013年9期
有奖征联 2013年6期
别睡二号床
一个小孩 2013年9期
等你说爱我
背后的掌印
玉童来报道
养魂日记 2013年9期
疯狂的手骨
择日而亡 2013年8期
血骨骷髅 2013年9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泰山日出》赏析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日历》《蚂蚁》教案及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如何快速写好自由作文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奇妙的克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