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图书编辑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图书编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09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图书编辑

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相继涌现,传统出版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挑战。作为图书出版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编辑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市场态势,在提升基本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强新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以下谈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图书编辑工作。

一、紧跟市场走向,创新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一名优秀的编辑应善于思考,跳出思维定式,不断通过创新来呈现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这就要求编辑深入市场,精准地掌握市场需求。在传统的编辑工作中,一般可以通过市场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读者的需求信息和同类别图书的销售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得到的信息不够全面,也往往比较滞后。新媒体时代则不同,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摆脱以往的单一模式。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使信息资源的收集更加方便快捷。编辑应学会通过各种数据库、搜索引擎以及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社交平台,更加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群体,获取所需数据。例如,在酝酿教辅类图书选题时,如需了解目前此选题在市场上的出版情况,可以在亚马逊、当当网等各大主流电商上搜索同类教辅图书,了解已经出版的品种和销售情况,还可以通过浏览购买者的评论推测此类书的市场需求,找到选题的落脚点。想要更深入地获取读者需求信息,还可以查阅百度贴吧、豆瓣读书、天涯社区等论坛。例如,在豆瓣读书中不仅可以看到各种新书和畅销书的书评,还可以根据标签分类浏览大量同类型图书。这些图书标签可按学科、作者、题材、读者对象等进行划分,编辑可对不同类别的组群进行调查,了解该读者群体的阅读倾向,并绕过市场上已有的同类选题,从更新的角度入手,塑造出更符合该群体需要的作品。

二、把关整体结构,完善局部细节

编辑是文字工作,更是艺术。无论内容、体例,还是整体设计、外部装帧,都应做到精益求精,这在新时期也是同样不可或缺的,甚至更为讲究。新媒体时代,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图书细节上做文章。一是配合纸质图书的出版同时推出电子书、光盘等数字出版物。如词典等工具书通常篇幅较大,纸质版书籍相对而言较为厚重不易携带,若将其做成电子版,一方面使用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加快查询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扩大知识范围,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进相关交叉学科知识,让读者在查询字词本身含义的同时,能一并获取关联学科知识,从而有效帮助读者构建更深层、更立体的知识结构。二是可以融入二维码技术,读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即可快速浏览更多相关信息。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更加开放、灵活的思维,不断发现、关联可利用的新资源。三是可以选择与不同类别的图书相适应的形式,使其内容表达更加多维化、生动化。例如少儿图书可附带音视频和动画;教辅类图书可推出听力讲解、教学课件;医学类图书可加入手术操作视频、模拟影像;健康养生类图书可配上食材图片、烹饪视频等。总之,编辑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精雕细琢,将更多形式的资源加入其中,丰富作品内容,力求锦上添花。

三、运用新兴媒体,优化营销途径

新媒体为图书营销提供了多种便利,大大弥补了传统营销方式时效性低、针对性差、成本较高且模式单一等不足。利用互联网这一强大平台,可随时随地进行图书宣传,并结合图像、音频、视频等丰富素材,使宣传模式更加立体化、形象化,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

新媒体环境下,常用的网络宣传途径有很多,可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贴吧、豆瓣小站等网络社交平台,及时发布图书信息及新闻动态,通过读者的评论、转发与分享,进一步扩大营销影响力,增强用户黏性。作为除作者之外最了解作品的人,编辑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读者使用习惯的差异,编辑需根据各个平台的特点有选择性地组织信息发布。如豆瓣、贴吧等综合性论坛的读者群分类较为细致,编辑进行图书推广时可以根据群体特点分别推送所需类别的图书信息。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的读者类型比较广泛,可在这些平台上发布问卷调研或发起投票活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此外,编辑还应积极配合各大电商做好预售图书和上架图书的信息维护。编辑应及时向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主流网站提供新书简介、书评或可供在线试读的样章,丰富图书内容细节,方便读者挑选时能获得更多的图书信息。

四、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品牌建设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品牌效应都是不容忽视的,出版行业同样如此。因此,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服务。编辑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读者与作者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编辑应不断加强自身社交能力。在与作者交流过程中,要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思想,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助力完善作品表达,最终提升出版物的核心价值;在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要尽量收集各类反馈信息,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精准把握市场方向的同时也为将来的选题方向提供思路。与以往传统的书信或电话沟通相比,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互动交流更加顺畅,并实现了公众共同参与。编辑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尽可能地提高沟通效率,促进品牌建设。例如,可随时发布新书动态或邀请作者在线访谈,使读者与作者能随时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拉近二者间的距离。再如,编辑应及时撰写书评书讯、制作相关音视频或动画短片等配合宣传,并积极解决读者疑问,不断强化出版社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挨饿记
倾听小溪的心声
在钟表面前的思考(三)
我不再马虎
难忘的校园
我们的副班主任
我有双隐形的翅膀
观《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有感
难忘的友谊
师生之间
在钟表面前的思考(五)
我的家乡
老师的……
笑对挫折
在钟表面前的思考(二)
《大公报.文学副刊》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认同
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犯罪的犯罪形态刑法论文(1)
扬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增强党内民主意识
抢劫本人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不以抢劫论刑法论文(1)
从《与梦相约》谈传统文化对青年就业的影响
传统文化和思维特点对中国英语的影响
谨防传统文化的“山寨化”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有机融合
浅谈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浅议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吸取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6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5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7
《小松鼠找花生》相关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后记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6
《雪地里的小画家》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造句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5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