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09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摘 要]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具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且对其人才培养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将人才培养规格的技术结构内涵进行明确,可以促进高职教育和国际经济进行有效的衔接,实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目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81

近年来,我国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加深了对外贸易的依存度,逐渐扩大了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我国对于外向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外向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也不断提升。当今社会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要具备国际经济和贸易理论的专业技能,对于国际企业的管理也要深入地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规则和管理也要熟悉,其外语能力也要特别好。针对这些要求,探究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1 探究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概述

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与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国际初级产品贸易的比重不断降低,而占据很大比重的就是工业制成品贸易;二是我国国际贸易过去主要以买断和卖断为主要生产贸易,现如今逐渐向总额和贸易方式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的方向进行转变。目前世界经济不断深化国际劳动分工,各个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断进行重新配置,生产产业化不断得到完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可以自由移动,当前国际贸易的主旋律就是将国际经济技术形式进行重新配置,各个国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针对当前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其专业方向具有三个具体的类型,其中一个即是对外经济贸易理论的系统研究,以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以及演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专业,可以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高层次理论研究人才,一般我国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主要承担这一任务。还有一个就是培养对外的商品贸易人才,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的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我国培育出以外贸工作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承担这一任务的就是我国一些财经类院校。最后一个就是有关涉外人才的培养,这属于我国一个新型的专业,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将贸易理论和实务进行有效的综合的对外贸易人才。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现状

2.1 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当前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计算机仿真模拟、课程实验和相关实训以及学生的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环节普遍比较分散,整合的力度不够,实践教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针对专业活动,都是在学校内部举行,没有外贸场景实训。

2.2 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

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普遍都是硕士和博士,这些教师很擅长讲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具体的工作经历,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经营管理工作当中,没有实战的经验。这样的教师就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对于学生,只是书面上的传授,具体的实践教学只是具体的实践课教材,对于实践教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

2.3 缺乏校外的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就是校外的实习基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并没有和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分布得比较分散,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很多学生都无法找到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针对学校方面,经费比较紧张,导致投入不足,使实践基地的建设更加困难。

2.4 校外实践只是流于形式

学校对于学生的毕业实习重视不够。学生的校外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对于其实习也缺乏管理和监督,并没有加大力度进行监督,只是单纯地依靠学生上交的单位评语和盖章,对于学生的实习质量根本无法形成保障。

3 探究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的中心就是课程设置,要从职业岗位的角度出发,对具体的岗位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制定的课程体系,要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以及文化素质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知识和素养的基本要求是理解,这就属于通识性教育;对于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这就属于延展性的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是进行熟练的掌握,这就属于专业性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是针对自身的职业技能,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看,毕业生最重要的即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课程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由素质能力和业务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基本要素组成。在课程设置方面,其主干课程应该是《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单证业务》等。针对这些课程,要保证充分的课时量,要让学生全面地进行掌握,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2 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实践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于动手能力特别重视,其实训的环节也是特别重要的。在学校内部,要建立国贸专业模拟实验室,为其配备专业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模拟实训环境当中学习。校内实训主要由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个部分组成。单项实训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教学进程表为基础,在每个学期末都要展开,例如贸易磋商实训和外贸单证实训等。综合实训主要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针对完整的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学生要将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战场当中进行实训,使学生自身的实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学校要加大力度建设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地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

3.3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要在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课内,对于基本的大学英语要进行正常的讲授,针对英语听说课程要适当地增加课时量,课堂组织学生观看原版的英文电影。观看过后,让学生们一起对其剧情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外,可以成立具体的英语社团,英语社团可以举办英语比赛和英语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4 实行“双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指的就是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资格证书,还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利用这种制度,可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掌握有关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对于行业的管理和运行可以熟练地掌握,可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引导学生考取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证书、货代员证书等,参加报关水平测试、报检水平测试等,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解有关考证的内容。

3.5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实现在网上选课,在网上将成绩进行登录,在网上对学籍进行审核,在网上进行评教,在网上将成绩进行查询。针对学生的成绩,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统计和分析,将网络的多种功能进行充分的应用。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了便利性,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办公效率和效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将课堂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去自学和独立思考,让学生独立地去钻研,将问题进行自主的分析和解决,提高自身的能力。

4 结 论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对于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要给予高度的要求,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使整体得到有效的优化,这样一来,才会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更高质量的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以外向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性为视角[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7-19.

[2]胡列曲.论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14(S1):146-150.

[3]胡鹏.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能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77-17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滑雪记
寒假趣事
新年里放鞭炮
捉河蚌
学骑独轮车
雪带给我的快乐
石景山乐园一游
潜水
换了新同桌
记一次辩论会
成长的趣事
寒假挣了两元钱
敬老院献爱心
一件有趣的事
难忘的经历
日本已告别中产阶级社会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干脆利落的央行吹风会
罗荣桓围歼“混世魔王”“刘黑七”
《英雄儿女》王芳原型获抗美援朝独立一等功女战士解秀梅
兰州拉面风波愈演愈烈
浅析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深刻领会《意见》精神实质把《意见》当纲领性文件来落实
电力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是能源结构恶化
“阿里苏”会幸福吗?
浅谈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古永锵欲投百亿做内容生态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1935年“红军票”发行始末
浅谈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谈生命》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旅鼠之谜》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桂林山水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童区寄传》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罗布胡,消失的仙湖》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