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木文先生借我用图片

木文先生借我用图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09

木文先生借我用图片

此前曾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听木文先生讲话,也曾通过电话,第一次单独交往则是2010年。2008年我启动了编纂《共和国期刊六十年》的工作。这是一部编年体和纪传体结合的资料书,以图为主,配以文摘,保存历史。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它对改革开放期刊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然应该有所记载。如何遵循该书体例以图片反映新闻出版署成立?这让我犯难,一年多没想出办法。有一天看宋先生《亲历出版三十年》上卷,见该书第232页有一幅照片,真喜出望外。1987年5月8日宋木文副署长率出访新加坡团员在香港举行记者会,就国家建立新闻出版署问题,答香港各新闻单位记者问。照片上木文先生正发言,专注认真,分坐两旁的张伯海、杨牧之先生神情凝重严肃,香港李祖泽方面大耳,微笑聆听。这照片人物表情生动真实,构图紧凑,了无通常会议主席台照片的板滞、稀疏之弊。张伯海、杨牧之先生桌签上分别写着中国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局局长、图书管理局局长,这两个局不久后改称期刊管理司、图书管理司,桌签所写记忆了新闻出版署成立之初的机构名称。这照片不仅颇具历史纪念意义,而且以独特的视角折射了1987年的历史风云,包罗宏富,相信亲历者今后会有更细致具体的解读。我很想把它收入《共和国期刊六十年》。

《共和国期刊六十年》全彩精印,在黑白书页上翻拍不行,如何得到这张照片呢?我首先向伯海先生求援。他没有这张照片,他说你找宋署长试试。

文葆先生生前曾多次告我,宋木文很会当官,他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具体工作放手让刘呆等副手去做。当时戴老已去世两年,言犹在耳。我了无私交私谊,为一张照片找宋署长,难免唐突,实在不敢造次。想了几个月,别无他法,只好给他打电话。听完我的陈述,他开始不置可否,后反复问为什么看上这张照片,图片放哪年度编撰页的哪个位置,图片说明怎么写,我都一一清楚地做了回答,当然我也记得趁机补充一句,《共和国期刊六十年》编撰过程中一些敏感、重大问题的处理我都请教刘呆、张伯海,请他俩指导、把关。听说这些后,他说,那张照片我可以给你,你哪天来拿吧。

又过了几个月,我带着一册《共和国期刊六十年》的全彩送审本去找他,那照片的版面位置自然在第224页预留着。接过送审本,没想到他既不从头看前言目录,也不翻1987年的年度编撰页,而是循翻口的年度标示径翻到1980年的“《新观察》复刊,《文汇月刊》创刊”。看完这一对开的年度编撰页后,他又默不作声地翻读《新华文摘》的专题编撰页,如此翻页挑读,真出我意外,我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不一会儿,他合上书,把送审本退我:“哦,原来你是借人家的话,说你自己的话。”这才让我憋着的气缓缓地轻轻地吐了出来。他接着说,《文汇月刊》是上海要停刊的,胡乔木也想保这个杂志,但没保住。第二次我再登门送还借的那张照片时,他又说及《文汇月刊》,说中央当年治理整顿有要求,在文汇出版社和《文汇月刊》之间,要下一个,上海方面或许认为出版社更重要,选择了保留文汇出版社。他还说期刊很复杂,期刊的事你多问张伯海,他儒雅,沉稳,期刊主要是他在管的。

木文先生主动说及这两点也是我行前没有想到的。这才发现我想借用的照片他已用信封装好早放在了茶几上,信封上还写了我的名字。我原来觉得他慈祥、和善的面容上总有一种内在的威严,他这几句主动告知的话―下子让我彻底放松了。想到难得跟他单独谈话,我便说及戴老对他的评价,想听听他的反应。没想到他不置可否,只微微一笑:“新闻出版署的工作重在吃透中央的方针政策。”说完他便起身到里屋取出戴老签名送给他的两本《射水纪闻》,边翻开扉页边对我说:“第一本是送给朋友宋木文的,第二本是送给出版政府官宋木文的,我对他亦师亦友,他对我亦友亦官。”这分析既新鲜又让我恍然大晤。我也曾收到戴老两次题赠《射水纪闻》,一次是该书出版后不久,一次是他逝世前几个月,题签内容、位置都基本相同,第二次收到书时,我只涌起老人糊涂的心酸。看到木文先生出示的戴老的书及题签、附语,我心潮翻涌,此后每忆及此都倍感沉重压抑。

戴老晚年,诚然因患病而神智不甚清醒,他去世前某年春节拜年时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忍与友朋言及。戴老生那病之前,两三次言及,《大公报》1949年10月1日的社论就是他受命起草的。见闻戴老糊涂之态后,我总问自己,这还是1949年撰写《大公报》开国社论的那个戴文葆吗?

看木文先生出示的书,我才知晓,我也未必理解戴文葆。戴老赠书明志,家国情怀是戴老终生所系,住房是他晚年感念最深最切之事。他在大行前可是一字一句向组织之最高领导清楚交代了。以戴老1940年代前期在重庆复旦大学参加党组织的青春壮志情怀,他走前一定会给组织写一封信;以宋木文的身份和交谊,戴老给组织的信只会写给宋木文而不会写给另外第二人。这就是戴文葆,这就是宋木文,这就是戴文葆和宋木文。

戴老给木文先生的附言,我视如文葆先生临终前的组织别言,他写道:

拙作一件:

关于老家江苏阜宁历史地理,及抗日战争中黄克诚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刘少奇任政委,重建新四军。我应家乡大众之命,为地方申述历史文化,保家卫国。拙作受到地方群众欢迎,并蒙国家图书馆发给“荣誉赠书”一件;我原在北京图书馆所收拙作,并二十余种获得登记,并征收阅读费。(这样一来反可能没人借读了。)

敬请宋署长指教。

我难忘曾分配西总布楼房给我居住。我迁居和平里后,原属日(分)三室一厅归人民出版社所有了。

感谢宋署长诸多关照从不敢忘。

戴文葆

(二oo七年)七月十日

这信中有关房子之言语,初看犹觉讶异,读完全信让我沉思良久。大概是我一时沉默不语吧,木文先生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对戴文葆的政治待遇安排是远高于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的。”这句话―下子又把我拉回现实生活中来。戴老去世后,我蒙师友支持收集到一些戴老信件,才知戴老为浮名所累,时间和精力大都花在他很不情愿的事情上,苦不堪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寒假趣事
敬老院献爱心
石景山乐园一游
换了新同桌
难忘的经历
记一次辩论会
学骑独轮车
潜水
一件有趣的事
滑雪记
成长的趣事
寒假挣了两元钱
雪带给我的快乐
新年里放鞭炮
捉河蚌
“阿里苏”会幸福吗?
浅析企业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本已告别中产阶级社会
1935年“红军票”发行始末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古永锵欲投百亿做内容生态
兰州拉面风波愈演愈烈
浅谈档案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安全
罗荣桓围歼“混世魔王”“刘黑七”
干脆利落的央行吹风会
深刻领会《意见》精神实质把《意见》当纲领性文件来落实
浅谈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英雄儿女》王芳原型获抗美援朝独立一等功女战士解秀梅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电力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是能源结构恶化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童区寄传》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死海不死》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桂林山水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谈生命》教学设计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罗布胡,消失的仙湖》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旅鼠之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