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构建研究

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构建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11

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构建研究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

摘要:文章介绍了社交网络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了社交网络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依据与要素,探究了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9-0052-0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应用,促使公众阅读阵地由纸质阅读逐渐向电子资源、网络资源转移。社交网络是基于互联网的非正式交流平台,为公众阅读提供了在线交互场所。目前利用社交网络开展信息服务,成为图书馆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促进社会化阅读的发展,我国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虚拟阅读社区,如无书网、豆瓣读书等,为数字图书馆拓展阅读服务领域提供了启示。高校数字图书馆基于社交网络构建阅读社区,能够消除读者、图书馆之间的诸多阻碍,为用户提供自由共享的阅读环境,也是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必要方式。

1社交网络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1.1社交网络的定义

社交网络即利用各种社交软件提供的网络服务,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与他人的人际交流,如Facebook、开心网等。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由信息渠道、信息源共同决定,信息传播手段更加多样。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设备,对社交网络进行访问,自由发布文字、图片等信息,自行组建兴趣小组,推荐并分享感兴趣的内容。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人与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社交网络用户基于相同的活动、爱好聚集在一起,形成以虚拟网络为背景的交际,也促进了社会信息交流模式的变革。

1.2社交网络的特点

社交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搬到网络上,拓展了用户的日常交际圈,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开放、高效、信息传播迅速的优势,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本。社交网络相对私密,用户可以自行设置个人资料的开放程度,确保信息交流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1]。社交网络相对封闭,也具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方便用户之间自由建设群组,自由开展信息讨论和知识分享活动。群组成员可以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或根据需要接收、筛选所需信息,自主寻找具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进行交流,以积累更多人脉和经验。

1.3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目前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更趋多元化,从其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来看,社交网络的发展十分迅猛。根据Marketer公司发布的关于社交网络的调研报告,2012年全球社交网络的注册用户超过14亿[2]。我国网络信息中心通过分析统计指出,2015年我国社交网络用户在全国网民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0%,更多的网民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与检索信息。社交网络深受网民喜爱,与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希望利用社交平台拓展人际交流圈有关,也为他们获取个性化服务、展示才干提供了舞台。我国图书馆领域社交网络的应用也很普遍,常见的应用包括开发应用程序、建设服务平台等。

2社交网络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与个性化的服务功能,使高校数字图书馆引入社交网络技术建设阅读社区成为必然。社交网络不仅方便图书馆嵌入用户阅读环境中,也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真正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1扩展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

互联网时代公众阅读资源的获取途径发生了变化,也改变了单纯阅读纸质图书的习惯,拥有更多获取新知识的方式。高校数字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阅读场所,通过不断扩展服务领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社交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集成虚拟咨询、虚拟收藏、在线预约等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方便用户检索信息和借阅图书,为用户获取馆藏资源提供了便利。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构建图书资源推荐栏目,根据用户需求采购图书,不仅可以满足阅读社区用户的需求,促进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能够实现馆藏资源优化,深化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2.2促进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

社交网络在阅读社区建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频繁互动,帮助图书馆吸引更多忠实用户。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共享,具有开放、交互的特点,必将改变高校数字图书馆在阅读服务方面被动的模式,促进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社交网络在阅读社区中的应用,能够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用户提供收藏、分享、传播阅读资源的场所。同时,高校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布新书通告、文献介绍等信息,建立虚拟社交圈和虚拟讨论小组,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的及时互动交流,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

2.3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

社交网络在阅读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方便用户利用移动设备随时获取信息,丰富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有助于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当前很多高校数字图书馆依然将资源建设作为重点,而用户的多元化阅读需求迫使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社交网络的应用,作为资源传播与分享载体,为用户之间分享阅读信息提供了条件[3]。通过对用户发布信息的整合分析,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馆藏,也可以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率。同时,社交网络的应用可以对阅读社区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标签”分类,将具有相同阅读爱好的用户汇聚起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导致信息混乱无序,也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更多优质资源。

3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依据与要素

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要求高校图书馆结合相关理论依据,全方位挖掘用户的动态信息,分析阅读社区建设的相关要素,保障阅读社区建设的功能完整性。

3.1构建阅读社区的理论依据

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应该结合信息行为学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内容,主动掌握用户的需求动向,保障阅读社区建设的功能完整性。信息行为学理论指出,信息主体为获取所需信息,表现出查找、交流、加工等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与其主观意识有关,也与外界作用的刺激有关。这就要求阅读社区建设不仅需要关注用户主观上对信息的获取与吸收,也需要关注外界因素对读者的影响[4]。认知负荷理论指出,阅读是基于用户认知的知识生成过程,不同个体由于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对待具体任务时存在多重认知负荷。这就要求阅读社区建设不仅要关注阅读社区功能建设,也要关注不同用户在阅读期间的认知水平,采用心理负荷评估等方式进行引导。 3.2构建阅读社区的用户动态依据

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依托社交网络开展阅读活动,是以自身兴趣爱好为驱动的。用户进入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后,可以在线检索所需的阅读资源,并与其他用户在线讨论,或者根据在线推荐系统获得更多信息。当然,用户通过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检索信息后,经过筛选、分析与判断,可以利用图书馆检索工具查找相应资源,也可以选购纸质版本。通过阅读社区,用户可以开展资源上传、写书评、寻找读友等在线交互活动,或者参与线下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可以说,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所有服务项目,均是以用户动态需求为依据的,结合用户动态行为进行深入挖掘,将为阅读社区功能设计提供参考。

3.3构建阅读社区的基本要素

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建设,就是利用先进技术搭建在线阅读交流平台,突破地域、系统、领域的界限,将阅读服务延伸至任何用户存在的角落,为用户提供持续、渗透、动态的信息服务,主要包含读者、社交网络、资源、服务功能与服务模式等要素。笔者结合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特点,构建了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结构模型(见图1)。由图1可知,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以读者为中心,以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为背景,通过资源建设、社交网络和服务内容设计,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其中资源是阅读社区的基石,社交网络是阅读社区的展示平台,服务模式与服务功能作为支撑,只有不同部分协同作用,才能体现并发挥阅读社区的价值。

4基于社交网络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策略

高校数字图书馆与社会化阅读相比更有优势,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领域的阅读社区建设依然存在交互性差、缺乏读者参与等问题。高校数字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社交网络,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搭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功能。

4.1建设一站式交流合作平台

高校数字图书馆通过引入社会化软件与社交网站设计技术,如Wiki、RSS技术等,建设一站式平台,结合用户需求设置服务内容,实现与用户的无障碍在线交流。这样用户登录后,就可以在线检索感兴趣的内容,方便随时收藏阅读资源、在线交流并发表评论[5]。图书馆员在平台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做好阅读资源、专家资源的整合工作,也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兴趣群组,为用户创造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例如:重庆大学图书馆依托社会化软件与信息技术,自行研发建设的虚拟阅读社区(见图2),开创了我国基于社交网络自主研发的先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它基于社交网络服务形式,通过对馆藏资源、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图书馆、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网络,拓展了用户获取阅读资源的方式,促进了阅读资源的共享与知识创新。

4.2制定统一的阅读资源标准规范

高校数字图书馆应该制定统一的阅读资源标准规范,解决由于不同资源提供商阅读格式不统一,给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带来的困扰。一方面,高校数字图书馆应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用户的阅读需求,寻求统一的阅读社区资源格式标准,明确规定期刊、报纸、文献的基本格式。另一方面,高校数字图书馆应该制定合理的信息检索规范,通过标准化的检索流程,方便用户迅速检索所需内容,并且能够在多个资源供应商之间进行对比选择。此外,借鉴谷歌公司的开放链接模式,制定统一的调度系统链接规范,方便不同图书馆之间的资源调度与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将更多用户吸引到阅读社区中来。

4.3加强与商业阅读社区合作

高校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尤其是特色文献资源与连续出版物,而商业阅读社区资源相对欠缺。通过与豆瓣读书等商业阅读社区合作,高校数字图书馆可以依托商业化社区的已有技术与设施,促进二者在阅读服务方面的优势互补,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减少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资源浪费。由高校数字图书馆提供纸质文献,安排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将商业虚拟阅读社区作为用户获取阅读资源的媒介。同时,高校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在科技查新方面的优势,在用户利用社交网络获取相关期刊文献时,采用信息计量、数据挖掘等工具,为他们提供相关文章链接。高校数字图书馆也需要做好社区用户管理工作,借鉴商业阅读社区的品牌营销方法,增强用户对图书馆阅读服务的认可度,通过个性化阅读服务提高用户忠诚度。

5结语

信息时代社交网络的应用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为高校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的构建提供了新视角。高校数字图书馆依托社交网络的综合交流互动功能,建设功能多样、结构完善、界面清晰的阅读社区,改变单一、被动的阅读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激发用户对馆藏资源的阅读兴趣,促进用户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创新,也可以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提升馆藏资源利用率,扩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凌.基于社交网络的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12):132-134.

[2]任俊霞,姜长宝,宁岩.大学图书馆自建社交网络平台构建策略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5):47-49.

[3]楼向英,高春玲.移动社交网络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初探[J].图书馆杂志,2013(12):29-32.

[4]孙建军,顾东晓.动机视角下社交媒体网络用户链接行为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4):71-78.

[5]夏秋菊,栗文超,薛晶晶.面向学术领域的新型社交平台:科研社交网络[J].情报杂志,2014(9):167-17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4)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看电视》作者简介
《看电视》老师语录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