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1-09
备案冲刺下的网贷平台众生相
距离各地完成P2P机构备案登记工作的时间点已越来越近,一边是监管机构接连不断地发文、检查,另一边则是众多网贷平台绷紧神经展开最后冲刺。在新一轮的行业大考中,这些平台的谋生之路各不相同,有的主动降息、严控规模,有的备战上市,问题平台则加速退出。从目前各地对备案的审慎情况来看,此次网贷备案有可能将会延期,而真正完成备案后,长期监管机制逐步完善,网贷平台的运营风险将进一步增大,进入考验平台经营实力的阶段。 临近备案大限平台各谋生路
2017年12月底,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57号文”),明确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区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网贷备案登记是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照申请,对辖内P2P平台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公示并建立相关机构档案以备事后监管的行为。备案制通过放宽事前准入,强调信息收集与存档方面的功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手段,逐步构建和完善市场主导、政府监管的局面,保护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终结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的监管手段之一,网贷备案正式拉开了一场席卷行业的监管风暴,牵动着全行业的每一根神经。
如今文件下发已有3个多月,距离备案全部完成的时间也只有不到90天。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国共有14个省市地区出台了备案管理办法、整改指引等备案相关细则。北京、厦门、广西三地在57号文出台前便下发相应办法文件。57号文发文后,广东、上海、深圳、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山东、合肥、新疆等11个省市也陆续发文。尽管政策密集出台,但却鲜有平台拿到备案资质的消息传出。
以北京为例,早在2017年7月7日,市金融局便正式下发《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去年年底前累计下发约400份P2P整改通知书,验收工作手册也起草完毕,今年将陆续对已下发整改通知书的网贷机构按标准逐项验收。
在监管部门完善工作制度的同时,各地网贷平台做出不同反应,有的为了备案成功多手准备,有的直接退出或者卖掉平台,还有的计划转移到其他地区重新注册。对此,投资者们也切身感受到了某种变化。降息、抢不到标是最直接的表现。根据网贷天下的统计,业内规模较大的几家平台,今年1月1日至3月15日,上线新标的数量同比下降了22.3%。事实上,自2016年行业开始监管整顿起,网贷机构的资金运营成本便一直居高不下。为应对合规备案,上线银行存管、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评测、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等,都需要付出成本,这使得部分平台负担沉重,降息也成为合规的“代价”。而“标荒”主要是由于在备案关键期,多数平台有意控制交易量和贷款余额。
根据政策导向,监管部门鼓励平台并购重组,因此行业内各种收购“网贷壳”的消息频现,尤其是体量小、业务规模不大、违规业务较少的中小平台,因其相对容易通过备案而成为售卖的主体。此外,伴随备案工作的推进,国内监管趋严加之赴美上市难度增加,让不少平台扎堆赴港上市,并以此成为平台备案登记与通过整改验收的“加分项”。在平台备案之后,行业政策风险会大幅下降,对于盈利能力较好的平台,上市也会成为其战略重点之一。据悉,目前维信金科、点牛金融等多家网贷平台均在筹谋登陆资本市场。 备案后考验平台运营能力
时间紧、任务重,根据各地网贷整改验收和备案政策,目前绝大部分平台还处于整改验收阶段,尚未进入备案申请。对于备案数量,各地监管机构均未设明确指标,更加强调质量。北京市便强调备案“只求质量,不求数量”,通过一家备案一家。上海、江苏等地则是“合规一家、备案一家”。在这一监管原则下,加速了行业洗牌的速度。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今年1月,停业转型的网贷平台有49家,问题平台为24家,合计已达73家,约为上个月的2倍,创下一年多来单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最多的纪录。合规成本上升,竞争力不足是导致平台陆续退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备案最终完成后,行业必然呈现出从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化的局面。
对于目前平台备案的难点,大小平台不尽相同。具备实力的大平台,难在存量的违规业务不好处理;业务规模有限的小平台难在基础条件差,可能过不了关。而产品体系改造则是它们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涉及期限拆分、期限错配的网贷产品不符合监管要求,成为近期主流平台的重点整改目。从目前态势看,北上广等网贷平台集中的地区备案工作可能延期,除了平台数量众多、存在整改难度,监管部门及律所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人员有限也是原因之一。
北京市金融局去年11月曾发布监测数据,北京地区实际从事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平台数量有570多家。因此预计对于整改态度积极,但确实存在囿于自身的技术和实力,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实现合规的平台,监管部门会同意延期。
对于积极配合整改验收工作但最终没有通过的平台,监管部门将引导其逐步清退业务、退出市场,或整合相关部门及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并购重组;若有严重不配合整改验收工作,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甚至已有经侦介入或已失联的平台,相关部门将予以取缔。因此尽管平台备案可能会延期完成,但并非代表要求会放松。
被网贷平台称为“生死劫”的备案其实只是一条行业“及格线”,对于扰乱行业正常发展的问题平台起到了震慑作用,但合规网贷平台在得到监管部门的身份认可后,利润将进一步下降,对资本的吸引力也逐渐减退,开始步入对平台经营能力的考验期,网贷平台将由过去的金融行业整改对象变为正常监管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平台的风控、资金以及技术领域的各种风险却始终存在。
因此,当监管部门在解决行业道德风险,使其步入正轨后,网贷业务本身存在的风险会凸显,监管政策也应继续升级,尤其是建立合规平台的长期监管机制以及加强行业动态抽查力度。预计日常运营、信息披露、数据共享、风险监测等具体事项将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并逐渐标准化、常规化。可以预见,随着网贷监管的日常化持续深入,市场自身的净化功将得到了显著提高,经历重重合规考验,最终脱颖而出的行业标杆企业也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追逐的人生是美好的
- 秋天的魔幻味道
- 成长的味道
- 秋之韵
- 假如风有颜色
- 走近冬天
- 理想
- 我爱我家
- 妈妈的唠叨
- 贝比奇遇
- 惠州科技馆之旅
- 有朝一日
- 幸福是什么
- 因为有了你
- 母鸡也会飞
- 风雨兼程创新路治疗顽疾争绝殊
- 试论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加强技能人才的开发与利用
- 论企业经济发展中新技术应用研究
- 浅析流行色是如何抽取从而落实到厨房用具的配色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浅析广西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若干问题
- 加强政工建设顺应企业经济发展形势
- 经济常态化下的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 多媒体教学提升英语文化素养
- 服务发展大形势创造外部好环境
- 解读教学文化内涵及实施
- 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 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创先争优理论内涵、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研究
- 《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林海》教学设计之二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林海》教学设计之三
- 《林海》教学设计之一
- 《林海》教学设计之五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林海》教学设计之四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一
- 《鸟的天堂》教学与反思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之二
- 《蒙蒙细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