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1-11
谁能依法解民怨
当法律条文成了敷衍塞责不解决问题的借口时,法治就成了庸政。
央视《今日说法》栏目11月18日播出了“我是梁祝”的节目。网友看过写了一首诗:小小之失误,折腾四五年。都说依法办,不肯解民难。证据昭然在,庸官恁地玄。可怜梁祝女,多少愤和冤。
事情的梗概是:四川达州的梁兰女士,因登记结婚时,公公去乡政府为儿子儿媳办理手续。乡政府办理者将其名字“梁兰”写错成“梁祝”。夫妻生活十六年后,其夫以此为由申请婚姻无效,并很快获得法院裁定,后与别人结了婚。梁某为自己和子女维权,上诉六年,官司打了十场,均获败诉,搞得身心交瘁,只得放弃。当她欲和别人结婚时,却又因户口本上的已婚而不准登记。梁兰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政府法院多次会商,至今无人解决问题。
总是在说依法办事,公民打了十场官司没办成事。
总是在埋怨公民素|低,她上访诉讼完全按规矩表达诉求却陷入困境。
总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丈夫抛妻弃子一路绿灯,而妻子既不能保护自己以往的婚姻,又无法开始新的生活。
类似这样的个案其实还有不少。究其原因:一是政府从来不认错,自己做了错事先诿过他人,自己将错就错不改错。本来这件事就是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弄错了,但就是因为办理者已经去世,婚姻登记已上交至县民政局,乡政府没法管。县民政局又说当时不是他们办的没法管。二是法院的裁定片面解读法律条文而不问实情。结婚十六年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并生育子女的事实可以罔顾,名字的错写却可以成为认定的事实。三是政府首先不守法。既然可以依据法院的裁定不承认丈夫的婚姻并容许其与他人结婚,却又为何认定女方已婚没有离婚证不允许结婚。
生活是一团麻,本来就有很多疙疙瘩瘩的矛盾需要厘清。矛盾和纠纷排解的途径就是依法办事,但民依法而官不依法或选择依法,法律就失却了原来意义上的公平,变成了一纸空文甚至敷衍的工具。
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个案,但就是这样的个案,让一个守法的民女走投无路,进退两难。这样的个案摊在谁的头上,谁又会心安理得?
人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如果社会基层治理连一盘小菜都烧不好,还让人民如何追求美好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向国旗敬礼,为世博添彩
- 我爱冷笑话
- 我真的好傻
- 今天我当家
- 歌舞青春
- 有形,无形
- 我爱提问
- 《国庆阅兵式》观后感
- 父母的爱
- 酒店趣事
- 美丽的校园
- 生活处处有语文
- 今天我病了
- 三代人的学生时代
- 飨众人乐
- 《我是歌手》的“新”与“精”
- “重叠共识”与核心价值冲突
- 关于遗产范围与功能的思考
- 浅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 公共管理创新视角下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探析
- 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在校园网VPN中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策略的研究
- 浅析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的修改
- 浅析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 关于公共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的研究
- 浅析叙事学在电影《被偷走的那五年》中的应用
- 西藏城镇居民的金融资产变化:2005――2012年
-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 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状况的研究报告
- 分析现代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课文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相关知识
-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练习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练习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