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
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 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 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
摘要:通过高压喷射高喷灌浆生产试验,为将高喷作为二期围堰防渗的辅助手段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二期围堰 高压喷射 生产性试验
1 概况
1.1 前言 1.2 地质条件
高压喷射灌浆试验安排在二期上游围堰左岸坡部位,主要由风化砂回填层、覆盖层(上部为厚度不等的粉细砂层,下部为冲击砂卵石层,局部含棕色漂石层、块球体等)和基岩组成。基岩强风化层呈两端厚,中间薄的分布状态。左右端最大厚度分别为13.0m和10.0m,其中部分区域存在风化团块、石蛋等。
1.3 施工布置 2 旋喷试验工艺
试验同时采用了两管法和新三管法两种工法进行。
2.1 新三管法
新三管法是以水、气、浆为介质喷射的工法,是在老三管法的基础上改低压注浆为高压射浆,形成双介质高压喷射的施工方法。新三管法的工艺特点是首先用高压水切割冲击原始地层,然后再用高压浆对地层进行二次切割。同时由于浆、水嘴间距较大,水对浆的稀释作用大大减小。新三管法与原三管法相比,不仅增大了喷射半径,也提高了凝结体的结石率及强度。
2.2 两管法
这里介绍的两管法,是在原两管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目前国内流行的以加固软基为主的两管法不同,该工法具有超高压力和大流量、以防渗加固为主,应用领域更为广泛的一种工法,其射浆压力可达50MPa。其工艺特点是直接用浆气喷射原始地层,采用高性能的高喷设备,使射浆有足够的射流强度和比能对地层进行切割、搅拌。由于浆液粘度较大,对地层中小颗粒的升扬置换压密作用明显,因此无需采用高压水切割地层,喷出的浆液不易被稀释,形成的墙体水泥含量大、强度高,对于处理大孔隙地层具有独特优点,是适应较广的工艺方法。
3单桩试验
3.1 单桩试验目的
对不同密实度的地层分别进行不同高喷参数组合的喷射试验,探求其相应层位的旋喷桩形态,通过开挖观测其有效桩径、胶结情况及结石强度,寻求不同地层中孔、排距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旋喷生产提供参数及工艺措施。
3.2 单桩试验布置及实施
两管法布设在高喷轴线下游侧 5~9m范围内,呈梅花状三排布置,孔排距均为2.0m。根据地层标贯度N63.5值的差异,分6组做不同提速和浆液配比的试验。
3.3单桩试验开挖及数值分析
二管法喷射在正常情况下可得出以下结论,开挖出的桩径比较均匀完整。规律性较强。
(2)N值相同,提升速度从中速到快速,最小桩径分别为1.4m与1.35m,进一步证实喷射能量达到定程度后,提升速度对最小桩径的影响呈缓慢递减的趋势。
(3)N值在中等范围内不同提速下的最小桩径:中速提升Dmin>1.43m、快速提升Dmin>1.4m。
(4)通过剖切旋喷桩内部直观检查:二管法在能量达到定程度后。成桩直径较大,对喷射有效范围内地层的搅拌及半置换作用比较明显,密实性好。
新三管法单桩开挖后得出最大直径1.80m,最小1.00m,一般1.40m左右;显着特点是大小不均,呈层状有规律地同时扩大或缩小,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点:单桩试验区紧靠路边。在填筑过程中大型汽车往来碾压,使得本区地层密实程度较高;回填风化砂分层碾压,层面处与层下密实度差别较大,桩径变化明显。不同类型风化砂桩径也有很大变化,在含粘土量多的风化砂中桩径较小,反之则大。单桩开挖共挖深5.0m,揭露出7层风化砂填筑层,为了摸清每层风化砂的密实度,根据其深度逐层进行了标贯试验,以便对应桩径分析各种变化规律。通过对新三管法单桩数值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2)回填粗粒风化砂标贯度在15~26之间,当N=15,喷射有效直径1.3m,喷射比能不低于55MJ/m;
(3)强风化岩上部标贯度70~120,与粗粒风化砂层相比,要达到同样的喷射效果,喷射比能要增加3~4倍。
4 高喷墙生产性试验
4.1 高喷墙主要性能设计指标
高喷墙主要性能指标应与二期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性能指标相匹配,具体要求如下:
抗压强度:R28=4~5MPa
抗折强度:T28>1.5MPa
渗透系数:K20=i×10-5~10-6cm/s
初始切线模量:EO=500~700MPa
渗透比降:J>80
4.2试验参数的确定 表1三管法高喷参数
--------------------------------------------------------------------------------
喷射参数
回填及
含块球体强
弱风化层
覆盖层
风化层
--------------------------------------------------------------------------------
浆压/MPa
40
浆量/L·min-1
80~100
水压/MPa
40
水量/L·min-1
75
气压/MPa
1.0
气量/m3·min-1
1.5
孔距
转速/r/min
10
8
10
0.8m
提速/cm·min-1
10~12
8~10
10~12
孔距
转速/r·min-1
10
8
10
1.0m
提速cm·min-1
10~12
8~10
10~12
孔距
转速r·min-1
8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溜冰
- 窗外的早晨
- “三独”比赛
- 温暖的家
- 地心探险
- 我和奶奶
- 未来的我
- 未来的学校
- 争吵
- 我是一名小交警
- 妈妈的爱
- 大黑狗与小花狗
- 可爱的小乌龟
- 春雨
- 早晨
- 试析高职艺术教学中实施“职场顶岗”的思考与实践
- 试析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优势
- 试论市场驱动的职业教育办学研究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现状及完善途径
- 简论“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建设
- 浅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及问题思考
- 浅析交往实践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 浅析邯郸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建议措施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 简论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探索
- 试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研究
- 简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教学质量
- 试论系统论的高职网络“开放式”实践教学探究
- 试析高职一体化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构建
- 试析项目化改造在高职港口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生命的追问 人性的反思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