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4
浅析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之建立(1)论文
摘 要:《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和解,但近年来主张构建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案外和解。在这一背景下,从概念出发,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从必要性角度对构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进行论证,并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
论文关键词:诉讼和解;行政诉讼和解;诉讼经济;自由裁量权
一、行政诉讼和解概念 行政诉讼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于诉讼系属中,就诉讼标的权利义务关系,互相让步达成协议,以终结诉讼程序为目的之行为”。一般认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1)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进行的;
(2)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自主协商达成合意;
(3)经法官确认后记入笔录或依协议做出裁判;
(4)目的在于解决纠纷,终结诉讼。
二、建立诉讼和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一)实现诉讼经济 诉讼经济指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耗费,以最低的诉讼成本取得最大的法律效益,实现诉讼目的。在诉讼量不断攀升的现代社会,法院和当事人负担日益加重,如何谋求以最少之人力、物力、时间解决纷争,成为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行政诉讼和解对于简化诉讼程序,简化当事人诉讼成本,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规范和解行为 实践中存在大量的“案外和解”,由于缺少法律的规定,没有相关程序规范,这种异化了的解决纠纷方式便为被告威逼利诱原告和法院的“和稀泥”提供了空间,造成和解协议难以履行,不利于行政争议的解决。此外,为了避免“败诉”,行政机关往往采用各种手段威胁原告撤诉或者无原则地向原告让步。
原告在实体上处于劣势地位,为了避免赢了官司,日后将面临打击报复,只能接受被告提出的“和解条件”。但是,现行法上又规定,对于原告撤诉的案件,再次以同一事实理由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因为案外和解没有现行法的保护,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原告撤诉,行政机关又不履行和解协议,相对人既无权对抗行政机关,又不能请求司法救济。
(三)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之需 单纯的裁判解决方式只强调法官行使职权解决争议,不能充分发挥当事人的主动性,往往不仅不能达到息讼和化解纠纷的目的,还可能激化和加深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解是以当事人都能接受、都同意的方式解决争议。
“优于判决之处体现在,它不仅解决了纠纷,更消除了双方当事人思想上的障碍——可以缓解人民群众与行政主体的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和对抗,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建立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一)规范行政诉讼和解的适用范围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代表公共利益,在行政诉讼中有可能出现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形,因此便需要对行政诉讼和解的范围作适度的限制。一个总的前提标准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的自主“处分权”,能够回应原告的请求。
笔者认为,行政诉讼中和解制度可限定在行政裁决案件、行政合同案件、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行为以及行政主体怠于行使法律职权的行为。
(二)明确行政诉讼和解的要件 笔者认为,和解是当事人的行为,可以参照台湾立法例,只要法院事后依据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制作正式的和解协议并向当事人送达,就表明法院己经审查并且同意,无再作决定的必要。形式要件包括以下内容:
(1)和解当事人必须是诉讼双方当事人,需有诉讼能力。
(2)和解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和终结。
(3)以双方当事人申请为要件,法院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应记录在案。
(4)和解须以书面的方式实现。
(5)和解结果的拘束性。行政诉讼和解的生效以当事人在和解笔录上签字为条件,同时,为照顾我国诉讼习惯,在和解生效后一定期间内,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按照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和解书,和解书由法院加盖公章,当事人自愿领取,当事人不申请制作和解书或不领取和解书的,不影响和解的效力。
这就意味着,一旦和解协议达成,双方主体都失去了进行其他法律行为的自由,都必须受到和解协议中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约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躲雨
- 明媚的春光
- 母亲的爱
- 划龙舟
- 植树
- 小树得救了
- 我最爱吃的水果
- 值日
- 我的小台灯
- 猫咪
- 划船
- 我写的诗《甲秀楼》
- 快下雨了
- 放火箭炮
- 炎热的夏天
- 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须知(建筑类)
- 冬季施工方案
- 分析二级建造师阅卷流程及体会(2011二级建造师阅卷)
- 质量验收涉及资格与资质要求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的范围
- 工程师教大家在工地上"说话"
- 冬季施工措施
- 某变电站工作人员年终总结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若干问题的思考
- 浅谈工程质量管理及创优策划
- 安全管理四环节
- 项目经理的一篇建议,希望新人能走出迷茫期
- 施工员报考条件
- 安全施工责任书
- 一个建筑工程师最起码应该知道的数据
- 《想别人没想到的》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范文习作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考点练兵1
- 《画杨桃》 考点练兵2
- 《和时间赛跑》 教案讲义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点问题探究
- 《和时间赛跑》 教师语录
- 《和时间赛跑》 教案讲义2
- 《想别人没想到的》 写作指导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整体阅读感知
- 《画杨桃》 趣闻故事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考点练兵2
- 《和时间赛跑》 作者简介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趣闻故事
- 《想别人没想到的》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