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西北引黄灌区的配套问题

西北引黄灌区的配套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西北引黄灌区的配套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西北地区黄河除前后套外,一般是地高水低,引水和扬水将成为大开发的主要取向。上面所举三个工程恰可作为典型。类似的还有甘肃疏勒河灌溉移民工程、陕西东雷抽黄工程、山西尊村引黄工程等。这些工程在灌溉面积、产量和涉及人口上,只占全国的千分之几,但它们均为老少边穷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的8个重点支持地区中占了4个。这些工程在当地被称为“救命工程”、“造福工程”,其意义是不能估量的。所以在东西部大开发中,当务之急,应是把这些灌溉工程填平补齐,使之达到规划目标。这比起实施新项目要见效快,而且可以节省投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问题分析

在填平补齐工作中,何者为先?这涉及到对制约灌区效益原因的分析。制约灌区效益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前期论证不够、地方配套不足、水费问题及改革滞后等。笔者认为其主要矛盾是地方配套不足。

关于地方配套不足问题,2005年专家评估报告中对此有中肯的论述,认为“省级以下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群众投劳拆资比例大……真正财政投入的资金并不多,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个别灌区所在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根本无力投资配套建设。有的省份甚至把受益群众从事田间工程的投劳拆资作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其原因很多,如客观财政支付能力不足、主观不重视效益比较低的农业基础设施等……均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可持续建设”。如前所述几个工程均属贫困县,属于无力配套。结果只有沿支斗渠群众自行扒口漫灌,不仅浪费了高价引来的水,而且因土地未平,洼地积水甚至盐碱化;而高地、远地上不了水,所以面积上达不到设计指标,产量更上不去,造成国家大量投资呆滞。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虽曾在7个省(区)开展了28个末级渠系试点工作,但力度不足,且限于事权划分体制,收效不大,形成了若干“上通下阻”的“半拉子”工程。

三、若干建议

2000年制定的《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中规定:“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渠首工程、干支渠(流量在1立方米每秒以上)及其建筑物的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支渠以下渠道及建筑物由地方安排投资建设。”这样把一个项目人为地分为两段,当地方财政无力或很少安排时,群众投劳在一些富裕灌区,尚可推动农民用水协会等组织完成,但这在老少边穷地区是很难实现的。所以笔者建议本条应作以下补充:“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项目建设应包括渠首工程、干支斗农毛渠及其建筑物和土地平整的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万年的神农宫
石头的梦
“洞穴之光”观后感
参观恐龙展
热闹的沙滩之夜
江心屿之旅
爸爸的生日没有蛋糕
我心目中的叶老师
声音王国的纠纷
我喜欢
我是小小售货员
家话“西游”
挂在我家墙上的蜘蛛
四季银杏苑
过桥想变化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6)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4)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2)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法理基础(7)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3)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中日两国企业法律形态的本质差异(4)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8)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1)法学理论论文(1)
《将相和》教学难点突破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月光曲》第二课时讲读教案设计
《穷人》
《晏子使楚》听课摘要
《詹天佑》
《月光曲》整体感知教案设计及评析
《火烧云》教后记
《桂林山水》教案
《晏子使楚》
《狼牙山五壮士》4
《狼牙山五壮士》
《再见了,亲人》
《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