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民国水利档案的管理
民国水利档案的管理 民国水利档案的管理 民国水利档案的管理 民国水利机构 民国水利档案的管理
在民国时期的一系列水利建设工作之中产生的日渐完备的水利机构,对水利档案的保管提供了行政的和科学的基础。民国水利建设中所产生的大量的水利档案也有了完整的管理方式,无论从质量、数量,还是从保管、再利用等方面来说,都较之明清时期有较大进步。如《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分科职掌》(民国十九年交通部核准公布)中,对科技档案的保管职责规定:其规定制图室职责为“:
一、关于绘画及晒印图表字项;
二、关于编订及保管图表事项:
三、关于图表计算及核对事项。”此时期的水利档案又可分为水文档案和水利档案两大类。
1.民国时期的水文档案。水文工作的科技专业性较强,对科技档案积累的需求也较强,所以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化、系统化的程度对水文档案的保存起着重大作用。民国时期,水文档案的主要产生机构有水利委员会、流域性水利机构及各地方专业机构。水文档案的种类有:一是水文工程中使用的水文资料档案,二是水文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产生的科技档案,三是有关水文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及人事任免文件等。关于水文工程的技术档案,从民国时期的文件里看来,民国水文档案的管理有如下模式,如《海道测量局条例》(民国十九年九月九日海军部修正公布)规定:测量课的职责有“:
七、关于调制测量图版事项;
八、关于誊画各种外场工作图版事项;
九、关于编纂每周工作报告及年报统计事项;
十、关于保管测量簿记事项。”制图课的职责有“:
一、关于调制并保管海防上各种图志事项;
二、关于绘定各国纬线事项;
三、关于编纂及搜集图上记载事项;……
八、关于保管图志并各种图卷事项;……
十
六、关于保管图纸及绘事各种材料事项。”潮汛课职责“:
六、关于审定及推算全国之潮汐各项基数及标志事项;
七、关于建设及管理全国江海之潮候自记测潮所事项;
八、关于测量全国沿海潮流事项……”从这份民国文件里可以看出:一是当时水文档案的种类是齐全的,水文工作者已具备了专业的档案意识,将各种工作信息用图、表、文的方式记录下来,传诸后世;文件中的“保管测量簿记”“、保管海防上各种图志”“、保管图志并各种图卷”的规定,说明了需要保存的水文档案的种类繁多而齐备。二是文件里已明确规定这些科技档案产生后的保管职责,即列入了各课(科)室的工作职责范围之中,明确保管者的职责。
2.民国时期的水利档案。在民国时期政府开展的一些水利工程中,所形成的水利工程档案分为三大类:一是为水利工程建设做资料准备的水文科技档案,它们的形成与保管者一般都是测绘组(科);二是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科技的档案,它们的形成与保管者一般归为设计组(科);三是有关水利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及人事任免文件等,它的保管当属于水利机关及上级机关。关于这时期的水利档案的保管方法,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文件中亦有体现。如《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处组织规程》(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规定:(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处)测绘组负责:“
一、关于河道测量绘图事项;
二、关于水文测量绘图事项;
三、关于测量图表之编制保管事项。”设计组负责“:
一、关于工程规划设计事项;
二、关于工程之实验研究事项;
三、关于工程设计图表之编制保管事项。”又如《导淮委员会工程处组织规程》(民国二十年五月八日国府核准)规定:(导淮委员会工程处)测绘组负责:“
一、关于地形水文测量事项;
二、关于编制测量图表记载及其保管事项。”设计组负责:“
一、关于全部水利工程之规划设计事项;
二、关于工程实验事项;
三、关于编制设计图表记载及其保管事项。”民国时期的水利档案,就其来源来说大致有以下几部分:一是国民党政府水利系统形成并保管的档案,二是国民党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省有关部门形成并保管的档案,所以民国时期的水利档案除分散保存在有关省的档案部门之外,上述两种水利档案最终保管机关为民国的经济部,这是由民国政府的机构设置所决定的。
民国水利档案虽然有着纸质低劣、战争迁徙中的丢失损坏、管理部门不断迁移和分散等重大缺陷,仍有大量的水利方面的法规和制度章程、河道决溢灾害及堵口情况、治河研究与科学试验、水利教育与开发、黄泛区难民救济与安置等档案保存下来。这些民国水利档案的存在,是中国水利史和档案史上的重要财富,其必将为研究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水利、人口、赈灾、民俗等历史产生重大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
- 做光线游戏
- 做实验
- 香蕉
- 放风筝
- 画画
- 放风筝
- 饥饿的垃圾箱
- 做光的实验
- 到妹妹家吃午饭
- 做土照相机
- 美好的联欢会
- 光线游戏
- 放风筝
- 我的爱心被骗了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治观(1)论文
-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思考(1)论文
- 论表达自由(1)论文
- 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制度探析(1)论文
- 对经济宪法学历史发展的探讨(1)论文
- 论作为宪法权利的公民知情权(1)论文
- 探讨建设工程款债权在破产法清偿顺位中的地位(1)论文
- 从统合走向制衡-中国宪政体制的萌芽必由之路(1)论文
- 宪法平等规范的“原则”性质(1)论文
- 从宪法侵权看我国的宪法救济(1)论文
- 试论量刑的技术与情感(1)论文
- 人权宪法保护的几个误区(1)论文
- 统一与自治
- 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1)论文
- 探讨人权入宪之法治意义(1)论文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 找准切入口 品读体会──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从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上学到的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