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农田水利建设路径
农田水利建设路径 农田水利建设路径 农田水利建设路径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我国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在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模块上却没有让人满意的改进。国家已经在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成效是有的,但纵观目前现状,形式依旧严峻。
1体制改革使农田水利建设责任不明筹划困难 2社会发展使农村群众积极性降低
改革以前,农村的劳动力基本都是农民,靠种田耕地为生,这个阶段,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农田水利得到了农民的极大重视,很多群众甚至自发大兴水利,扩建工程。但改革开放之后,家庭承包制开始实行,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并且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人已经不再局限于务农糊口,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涌进,他们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但相对应的,农村农业人口也在大幅减少,到了2008年,农村依然还是农业户口的比例已经降到了55%,这其实还包括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
不仅如此,农业给人们带来的收入也在不断减少。我国人多地少,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用于耕种的土地也越来越少,每个农民可以承包的土地规模也有限。在两工制度犹存阶段,国家还可以组织农民兴建水利,但如今,制度改变,社会环境变化,再要求农民们像改革开放前,自己承担建设农田水利的劳力和财力是非常不现实也不合理的。尤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税费进行改革,农业税、村提留等税费被取消,为了维持学校、政府的运转,中央已经承担了改革所需的大部分成本,但因此带来的对农田水利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并且,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农田水利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低标准建设,就地取材了,普通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帮助影响越来越小。修建合格的水利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也必须由专业队伍来建设,采用机械更加先进,材料更加现代。据了解,当前工程建设时,仅依靠人力完成的部分已不超过10%。即使农民想要积极参与,也存在技术和观念不足的问题。
以上问题,都使得农民对于修建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但是,农田水利对农村群众的影响降低,不代表国家不用再依赖农田水利。面对这样的状况,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改善水利工程的建设。
1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
首先从体制入手,要尽快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责任所在,明确工程竣工后其产权所属。建议对于大中型农田水利由国家和地方共同管理,加大中央在农田水利这一块的投入,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进行;而田间小型工程由农村集体管理。对农村小农户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水利建设的入股,将所有用水农户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体制。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村民对农田水利建设及利用的监督机制,通过对现有体制的不断更改完善,保证农田水利设施能合理建设,有效使用。其次要继续在这一方面的法律完善,水利设施建成后,全村都要共同维护,拒绝任何形式对水利设施造成破坏。提高村民们对工程的保护意识,使他们能认识到农业设施的重要性,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正常进行。
2提高农民建设水利的积极性
让农民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决定水利设施需要投入的力度,让水利设施的建设不再成为他们额外的负担,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农田水利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帮助,释放他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如今“一事一议”的政策,发挥其优势,帮助农田水利良性进行。国家对于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农民要适当扶持,给予奖励。吸引来自社会的资金力量,将农田水利的建设融入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兴建水利,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
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切不可在工商产业发展繁盛的时候忘记农业的重要性。而农田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田产量的巨大助力,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作者:程秀禄、杨秋燕 单位:孟州市水利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早春的校园
- 小小恶作剧
- 争滑板风波
- 掉“牙”记
- 我的臭老爸
- 记单词妙招
- 雨
- 逍遥游
- 踢毽子
- 风
- 青云谷之旅
- 我家的小黑狗
- 阅览室里
- 美丽的新农村
- “福尔摩斯”找螺丝
- 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
- 让经济在“公平”中增长
- 证券交易印花税改革方向的探讨
- 电子商务税法原则探析
- 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
- 独立董事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谈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 财税政策调整与资本市场发展
- 论公共财政的定位
- WTO对财政工作及财政法制建设的要求
- 税收筹划在中国:困境与出路
-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 对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
-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
- 强化税收职能与优化税收管理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落花生》“点”式教材解析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鲸》教学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 《珍珠鸟》“点”式教材解析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鲸》的自主性学习
- 《地震中的父与子》“点”式教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