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摘要:盘锦鼎翔集团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0000m3/d,通过对国内外类似项目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盘锦鼎翔集团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示范工程,采用以人工湿地处理为核心,配合相应的预处理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技术路线,达到污水的净化和回用的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活污水;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1.概述 建设鼎翔集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可使境内水系的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逐步缓解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与城市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增加城市水面、绿地面积与景观用水量,对于改善盘锦市生态环境,营造亲水文化氛围,提高盘锦市整体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处理规模

盘锦市鼎翔集团污水处理规模为:10000m3/d,小时流量按500m3/h设计。

3.设计水质

3.1 原水水质 3.2 出水水质 4.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工艺

4.1 概述

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它的基质通常是碎石,植物生长于碎石床介质中。 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填料、土壤和种植在表面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能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污水在系统中流动,通过填料、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因此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中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费运转、处理效果好、维修费用低的特点。

4.2 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4.3 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简述 污水经过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出来的污水进入潜流人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

该工程构筑潜流湿地3.3hm2,设计负荷0.3m/d的潜流湿地,采用水平潜流运行模式,底部铺设防渗膜,床体中下层、第二层、第三层及第四层均铺碎石,上层铺熟土,表面种植芦苇。潜流人工芦苇湿地处理系统处理结果:出水COD≤50mg/l,BOD5≤30mg/l,SS≤10mg/l,NH3-N≤5mg/l,TP≤0.5 mg/l。 5.结束语

为使环境保护的步伐能够与经济发展同步,兴建盘锦鼎翔集团污水处理厂,彻底消除污水对河流水域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将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景观湿地建设,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它将产生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王世和着 2007.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病了
调皮大王“冯浩然”
未来学校
未来的学校
我佩服的人
请不要伤害花草树木
记一次拔河比赛
爸爸用胡子扎了我
家乡的樱桃沟
第一次做饭
我的老师
小马虎的一天
一堂美术课
救小鸟
观察蚯蚓
关于爱国的思想汇报范文
实习教师入党思想汇报
创建现代化学校的思想汇报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2021建筑施工员辞职信范文
2011年末党员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转正思想汇报
先进积极入党分子思想汇报
自我批评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建党思想汇报
军训心得体会500字左右初一最后一天
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11月末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2011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12月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大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更新
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
变频器常见的十大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
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施工实践
PHC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浅谈AIS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
剖析日本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之我见
建立监理工作检查、考核与评价制度
10kV 线路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电梯的电气设计
装饰工程电气系统防火及质量控制
变频器基础讲座(三)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监理实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五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一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八
《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断赏析之二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