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9
对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研讨
对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研讨 对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研讨 对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方式研讨 文章来自
《土木工程制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现“两化”原则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应用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对于实施教学任务工程化不够深刻。因此,要改变之前的灌输式授课,寻求适应应用型本科下的教学方法,实现以项目为主导,方法为线索,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如在讲授组合体的三面视图时,运用项目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即设计一个制图模型项目,让学生首先完成立体制作,再分别三人的立体合并,组合成不同的组合体模型,依据不同的组合体模型绘制三面视图,根据项目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具体的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建立以动手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精讲,不仅要求对学科知识的完整和系统掌握,重点培养实际工作中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多做识图和绘图训练,融教、学、做于一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安排,更好的消化知识;教学识图和抄绘图样,尽量采用具体的、实际的建筑工程或实际工程图样,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结合工程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提高专业识图和绘图能力。[3]如讲授房屋的基本组成部分时,以学校的图书馆为工程实际,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掌握房屋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择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在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同时,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呈现多样化。《土木工程制图》对未接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从本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在积极推进“两化”原则的过程中,以应用为主导,灵活地改变教学手段,即通过实物模型、图片以及其他手段,使学生建立基本的专业知识背景,进而针对相应的建筑图样进行识读学习。如在讲授钢筋缓凝土构件时,以钢筋绑扎大赛为依托,以钢筋绑扎的实物模型成果进行针对性讲授,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4]
强化实训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重视课堂教学,忽视了知识与理论的有效衔接,制约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对实际工程处理能力的发挥。在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前提下,要培养以创新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势必要强化学生的实训实践。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不同的实训实践组织方式,即项目作业、参观教学、专题实训等,实施有差别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作业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项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绘图和识图训练,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评价考核及总结,掌握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建筑图样,感受建筑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识读建筑工程图样奠定基础;参观教学以学校建筑物及厂房建筑为主,让学生切实了解不同建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专题实训主要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以学校或典型建筑为对象,让学生动手制作成小型模型,培养识图和绘图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训实践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强化实训内容,实践教学贯穿理论讲授,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灵活地采用先教后学或先学后教的方法,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运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5]
推进学长制
学长制是学校在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两化”原则的教学理念下的人才培养和建设机制,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高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系统性、完备性,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都比较好。在课程教学中,要发掘积极性高,学习较好的高年级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实训实践课或自习集中时间,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制图与识图课程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绘制和识读建筑图,使学生掌握绘制建筑图的方法。如在晚自习期间,学长组织他们进行绘图方法的讲解,在实训课上,讲授施工现场关于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经验和技巧,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抄绘建筑图样等;在教师指导下,学长组织开展“土木工程制图”技能大赛等,在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基本技能,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立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土木工程制图》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如采用单独的考试方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对整个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要兼顾实训实践的考核力度,加大实训实践的考核分值,完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案。[6]
随着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两化”原则的不断深入及发展,在突破原有课程教学的体系的同时,积极开发和探索适应“工学结合”的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渗透学校的教学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专业核心技能的有效衔接。(本文作者:刘雷艳 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吃哈根达斯
- 我的神奇朋友
- 桃花落了
- 告别一年级
- 笔袋
- 颜色的语言
-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 袖珍姑娘
- 金海滩
-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 下跳棋
- 小花洒
- 我也是宝贝
- 第一次鼓起勇气
-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