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养殖存在问题与疾病预防
翻新时间:2023-06-27
肉鸭养殖存在问题与疾病预防
肉鸭养殖存在问题与疾病预防
一、存在问题
1、不注重消毒:卫生消毒是维护鸭群健康、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决定免疫成败的重要条件,有的养鸭户却不重视这一点,只在育雏时消毒一次或干脆不消毒,使禽舍环境条件较差,为鸭群的健康埋下了严重的致病隐患,一旦有病菌侵入,就有可能发生疫情。 2、防疫不合理:有些养殖户仍然按照传统的散养模式饲养,对防疫程序及疫苗的正确使用认识不足,忽视了某些疾病的防疫,如小鸭瘟、鸭痘、禽霍乱等:也有的使用疫苗方法、剂量、时间不正确,造成免疫失败。 3、日常管理不到位:有的养殖户不 重视育雏温度,在育雏时掌握不好雏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育雏时舍内温度、湿度较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注意保温但不重视通风换气,造成温度过低出现鸭苗挤堆现象,鸭生长缓慢,致使呼吸道疾病伴随发生。增加了死亡率,影响了鸭的生产性能。 4、放养密度不合理:有些养殖户一味追求放养量,放养密度过高,不仅造成生长速度减慢,体质瘦弱,还增加了死亡率。 5、育成期饲养差:一些养殖户按传统家养方法饲喂,撒一些玉米粒或其他杂粮,营养不全;养殖场内无水源:管理落后,饲养的鸭大小不均,轻重差别大。 6、购雏季节不当:有的养鸭户不太重视进雏季节,有的在春天,有的在初夏。初夏进雏,虽然舍温容易控制,鸭雏成活率高,但禽舍容易温度过高而导致雏鸭“上热”,而且放养时间短,鸭出栏时体重偏小。 二、疾病预防 笔者建议,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要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 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后污道,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场区、后商品鸭场区的原则。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消毒频数,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时期,应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雏鸭出壳后三日龄左右,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重点是小鸭瘟、鸭痘、禽霍乱、病毒性肝炎。每种防疫都要细心,不能马虎。正确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了解疫苗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加鸭自身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物品和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用药,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必须正确。免疫后7日内须隔离饲养,防止 在未产生免疫力时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日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以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疫苗免疫对鸭群本身是一种应激,为了减少这种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解质。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会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要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 3、建立科学的疾病预防体系: 一是严格出入制度。设专人把守,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场。进人生产区时必须洗手消毒并经消毒通道(有消毒水池和紫外光)方可进入。 二是健全饲养制度。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鸭场内不应混养其他家禽,尽量减少或杜绝野鸟进入鸭场。各鸭场的饲养人员不要相互串场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场区环境应保持干净无污物,严防鸭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坚持定期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剖解病料必须作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成人为的疾病发生。 三是合理使用兽药,努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鸭的抵抗力,尽可能使鸭少生病,以减少用药。对发病的鸭在严格隔离和加强护理的情况下,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及时治疗。 四是制定疫病监测方案,肉鸭饲养场常规监测的疫病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群传染病一旦发生后,应依据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迅速打断三个环节的联系,全力将疫病扑灭。 五是药物预防。雏鸭第1次饮水,采用0.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胃肠道消毒:1-5日龄的雏鸭可在饲料中拌入0.03%痢特灵或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水溶液饮水,以便防止肠道疾病。7-20日龄可采用氯霉素或强力霉素混饲或饮水,连用3-5天,即可有效防止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20日龄以上的鸭子,可采用灭霍灵、禽菌灵等药物混饲,防止禽霍乱等疾病。具体剂量可参考使用说明。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春天
- 洗碗
- 花伞借给谁
- 冬天的雪景
- 放风筝
- 升旗仪式
- 叠衣服
- 小草的梦
- 玩油漆的教训
- 过马路
- 妈妈的爱
- 春天来了
- 参观杭州动物园
- 我的家
- 扫楼梯
- 浅谈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 从媒体关于现代音乐之争论所引发的思考(1)
- 西方音乐与基督教
- 试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学习策略
-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 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探析
- 浅析美声唱法的学习策略探究
- 关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钢琴备考策略
- 试论魏晋名士音乐观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影响及意义
- 浅谈通过音乐舞蹈活动,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
- 试论蒙古族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 论梦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及其心理转换(1)
-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一
- 《画风》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片断赏析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四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第一课时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 《画风》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五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三
- 《蜜蜂引路》片断赏析
- 《葡萄沟》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