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和县河蟹养殖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和县河蟹养殖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4

和县河蟹养殖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和县河蟹养殖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1 河蟹养殖业效益下降的原因分析

1.1 成本因素

近2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不断上涨,国内粮价也呈上涨态势,涨幅30%以上,饲料成本显著升高,成为河蟹养殖成本增长最快的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蟹苗产量迅速提高,河蟹养殖业快速发展,商品蟹产量急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尤其是125 g以下规格的商品蟹下降幅度更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更趋理性,河蟹从奢侈品消费步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价格趋于合理。

1.3 环境因素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水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几乎所有的河蟹养殖水源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污染造成了河蟹疾病发生频繁,产量不断下降,规格越来越小。

1.4 种质因素

受利润驱动,很多育苗厂家用于繁育的亲蟹个体均较小,多在100 g左右,甚至有的厂家选择个体规格在50 g左右的1龄蟹做亲蟹,致使蟹种不断退化[3]。幼蟹市场上,辽蟹所占市场份额很大,导致长江水系蟹种与辽河水系蟹种混杂,河蟹种质资源自然退化。

1.5 技术因素

河蟹的各个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一些养殖户一味追求饲料的高蛋白含量,忽视其他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造成高蛋白的浪费; 一些养殖户忽视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必要的钙质,造成河蟹钙质缺乏,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一些养殖户,大量投喂土豆、小麦等淀粉类饲料,致使河蟹无法有效吸收,同时造成饲料浪费,污染了水质[4];一些养殖户放养了高密度的河蟹,管理水平比较低,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小。

1.6 疾病因素

据调查,河蟹95%以上的死亡原因是由各种疾病造成。目前,一些疾病如“颤抖病”,还没有明确、有效的诊治方法,危害性大,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给河蟹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2 提高河蟹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2.1 发展生态养蟹 2.2 养殖大规格商品蟹

河蟹规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效益。规格在150 g以上的成蟹深受市场欢迎,售价往往是小规格蟹的几倍。一是选择长江水系蟹苗。河蟹种质资源主要分为3个水系,即长江水系、辽河水系、欧江水系。长江水系的商品蟹大,品质好,深受欢迎。二是减少穴居蟹。蟹池应选择在安静、避风向阳、水源充沛、水温适宜的地方,池塘由深水区、浅水区、草岸组成,水中植入适量的沉水、挺水和浮水植物[6]。三是合理投饲。饲料质量决定商品蟹规格。河蟹饲料要坚持“精青结合”,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适当配制。前期水温低,个体小,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中期是摄食生长高峰,在加强动物性饲料投放的同时,应多投放些水草;后期河蟹因大量摄食则育肥增重,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饲料要求量足质优,新鲜适口,投喂要定时、定质、定量、定点。可以选择不同时期的全价颗粒饲料饲养河蟹。

2.3 科学防控疾病

病害是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良好 2.4 加强市场调研

随着河蟹养殖的快速发展,其产量逐年提高,河蟹养殖由高额利润转向微利,市场价格成为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的重要方面,高产未必高效。广大养殖户要加强合作,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价格动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上市,提高效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