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人工养殖
翻新时间:2022-10-23
泥鳅的人工养殖
泥鳅的人工养殖
一、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1、饲养池建造: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3、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 肥料。 4、饲料投喂: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6、水质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7、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二、稻田养鳅 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蚯蚓、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 此外,在种藕、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 三、家庭养鳅 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膳、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读《优秀童话》有感
- 读后感
- 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
- 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
- 再坚持一点点
- 好书推荐——《五年三班的坏小子》
- 读《抗日英雄吉鸿昌》有感
-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我心中的好书
- 《将心比心》读后感
- 读《一条小面包》有感
- 珍贵的教科书
- 读《大熊猫的生死存亡之谜》有感
- 读《非常小男生和非常小女生》有感
-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 发展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初论
- 废物最少化专家系统的设计
-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园林工程规划阶段造价调控监管
-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整治
- 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模式分析
- 论环境标准为管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
-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 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中的角色
-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 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现状与趋势
- 全球环境维护
-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能力──《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评析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月光曲》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学反思
- 课堂上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创新──《月光曲》教学片断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