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谈动物小说《雪域豹影》的社会性
浅谈动物小说《雪域豹影》的社会性
一、引言
沈石溪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动物小说家,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二十多年来,沈石溪所著的《鸟奴》、《第七条猎狗》、《红奶羊》、《斑羚飞渡》、《狼王梦》、《红豺》等获得了几十项儿童文学奖。这些作品相继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并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2012年1月,沈石溪推出又一力作——《雪域豹影》,它和《红豺》同属于“沈石溪动物小说·感悟生命书系”。不同的是,《红豺》赞颂的是超越物种的母爱,而《雪域豹影》则讴歌了超越家庭伦理的、深沉宽广的父爱。
二、刻板的家庭伦理与对爱的追求
正如人类社会一样,动物界也存在千奇百怪的家庭伦理关系。沈石溪说:“我们很难用善恶、是非、好坏、正邪来评判动物的家庭伦理关系。我们只能说,动物之所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家庭伦理关系,终极原因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起作用。” 雪豹的家庭伦理是:雄雪豹只抚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幼豹,而拒绝抚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幼豹。可偏偏有只雄雪豹,为了追求家庭的温暖,甘愿做三只幼豹的继父。
故事开头,雌雪豹阿灿霞刚产下四只可爱的幼崽,它的丈夫日食生是个顶尖的捕猎高手,日子过得美美满满。天有不测风云,日食生在一次捕杀梅花鹿的战斗中,因为遇到了雪崩而失去生命。单亲妈妈要捕猎,还要带四只嗷嗷待哺的幼豹谈何容易。小家伙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生命体征正在下降,当务之急,是赶快给它们找个继父。其中公豹花月亮对阿灿霞颇有好感,但不肯接受幼豹。花月亮施诡计,在阿灿霞外出捕猎时咬死了一只最小的幼崽,要不是阿灿霞及时赶回,后果不堪设想。它不得不招赘公雪豹泥雪滚做孩子的后爸。泥雪滚衰老而丑陋,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在阿灿霞外出捕猎时,它顽强地守护在千年老杉树洞前,抵挡着狼獾夫妇凶猛的进攻,保护三只毫无自卫能力的幼豹;狂风暴雨夜,它像一把伞一样将被狼獾咬伤的花老三罩在自己身子底下;白老大在沼泽地挣扎时,它舍命相救;阿灿霞误中偷猎者圈套而被关十多天时,它承担起全部抚养责任;为了帮助银老二走出心理阴影,走上独立之路,它和阿灿霞与凶猛的狼獾殊死搏斗,以致昏迷七天。对于阿灿霞,它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对于幼豹们,它更是倾注了深沉而伟大的父爱。然而,大自然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假如阿灿霞与泥雪滚结合,其后代很大可能因为缺乏遗传优势而难以生存。阿灿霞在发情期的最后一天,还是选择了花月亮,因为它是与日食生不相上下的顶尖捕猎杀手。交配完毕,阿灿霞趁花月亮不备,咬死了它,报了仇。本以为可以获得幸福的泥雪滚将继续扮演继父的角色……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失去一些东西,而动物身上的某些亮点和光彩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所遗失的东西。也就是说,作者笔下动物们的情和爱,恰恰是折射了我们人类的道德情感,引起我们的反思。
三、结语
沈石溪在《从动物角度审视人类》这篇文章中说:“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它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仪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掩饰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1]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物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我们完全陌生的动物世界, ,但事实上,由于作者是从观照世界的视角来观察动物,从而改造人类的丑恶,颂扬动物世界的真善美。因此,动物小说是折射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 修路
- 我的好朋友——刘彦鹏
- 心中乐园
- 壁虎日记
- 春天的美景
- 记一次跳绳比赛
- 小明智斗三神
- 路灯下的故事
- 学画画
- 第一次炒菜
- 神秘的画
- 太阳系行星会——神州杯
- 老顽童爸爸
- 难忘的植树节
- 从医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论析职业规划指导
-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思考
-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 浅谈“学会做事”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 浅谈关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 浅谈加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 论析职教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师激励
- 职院校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 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管窥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 论析职业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析与探讨
- 论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
- 浅谈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
-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雷雨》中的岔说
- 《雷雨》(节选)的“发现”艺术
- 谈谈《雷雨》中的周朴园
- 话剧艺术的瑰宝──简谈《雷雨》
- 名剧《雷雨》重读
- 《雷雨》中心意思
- 《雷雨》中生存的悲剧
- 《雷雨》学习目标
- 曲折引人的相认场面──《雷雨》(节选)教学札记
- 中年周朴园虔诚的感情世界──语文教学中《雷雨》人物周朴园感情世界的人文诠释
- 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试析《雷雨》的主题
- 《雷雨》导读
- 人性的生存悲剧──谈《雷雨》
- 《雷雨》“窗”意象的文化解读
- 《雷雨》语言艺术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