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提高家兔繁殖率技术

提高家兔繁殖率技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提高家兔繁殖率技术

提高家兔繁殖率技术

春季是种兔繁殖的高峰季节,母兔繁殖率低下是农村养殖户普通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种母兔的繁殖率,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提出以下5个方面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1强化选种工作

首先要严格选种。种母兔要选择适应本地饲养的泌乳能力强、产仔多、成活率高的优良种兔,应选留健康无病、性欲旺盛、母性好、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的母兔,留种仔兔最好从优良母兔的3~5胎中选留,乳头应在4对以上。产仔少、受胎率低、母性差、泌乳性能不好的母兔,不能用于配种繁殖,同时要确定适宜的繁殖配种年龄,1~3龄之间为最佳配种年龄。

2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必须注意配种前后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养、科学管理。为满足种兔的营养需要,要供给全价的配合日粮。长期饲喂单一饲料或缺乏某些营养物质,都会降低受胎率,发生死胎和流产,维持母兔的种用体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因管理不当也会影响种兔的繁殖率,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育现象,如突然声响引起兔群惊慌,导致怀孕母兔流产或母兔性欲下降。因此,应加强妊娠母兔和哺乳母兔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兔舍干燥、通风良好和安静,四季注意野兽惊扰,淘汰有吃仔恶癖的母兔。同时,对留种仔兔的管理要注意冬季防寒、防贼风,夏季防暑、防雨。努力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3提高配种技术水平

3.1选择最佳的配种方法

3.2选择适宜配种时间

3.3防止过早初配和近亲繁殖

4提高繁殖强度

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母兔非常健康时,可通过频密繁殖或半频密繁殖来提高母兔繁殖强度,生产更多的商品肉兔,以提高经济效益。据有关试验表明,母兔可在产仔后的12~15d配种,繁殖间隔可缩短8~10d,每年可增加繁殖3~4胎。

5控制疫病发生

母兔疫病的发生对母兔的繁殖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加强兔舍防疫措施,包括做好疫病预防接种、环境消毒等工作,杜绝病源。要勤观察,兔群发生疫病应及早隔离治疗,减少传染机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