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6
调优农牧业结构 提升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牧民增收
调优农牧业结构 提升产业化水平 促进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为主攻方向,加快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农牧民收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全市农牧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增长13.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增长13%。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积极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强带动能力。
同时,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引进国内外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推动我市农畜产品加工上规模、上水平。2011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完成增加值111.4亿元,成为全市的重点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23万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87个,吸收农牧民会员4.1万人,带动农牧户7.7万户,占农牧户总数的30%。
四是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业,提升养殖业效益。我市把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业作为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出台扶持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规模化养殖场
五是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农牧业发展的集中度。按照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要求,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流转农牧民的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产生了种养大户带动、企业租赁经营、合作社带动、农企股份合作四种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累计流转土地151.5万亩,流转草牧场711万亩。
农区经营土地100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企业、合作经济组织73家,经营土地29万亩;牧区建立了58户家庭生态牧场,促进了农牧业集约集中发展。
六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按照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编制了30个无公害农产品和24个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使农畜产品依标生产、凭标上市。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628万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5%,其中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16万亩,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饲养规模167万头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规模4.6万亩。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66个、绿色食品116个、有机食品47个。
河套番茄、巴美肉羊和河套向日葵三个特色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提升了我市农畜产品品牌形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教室
- 七十年后的床
- 我的交通机器人
- 具有神气功能的笔
- 2550年的动物
- 动画人物保卫地球
- 果乐和果娇的不同遭遇
- 32世纪
- 自然保护神空调真神奇
- 我和樱桃小丸子
- 一张纸的奇妙旅行
- 未来的衣服
- 未来的汽车
- 神奇的礼物
- 快乐的家
- 德国商法改革法(上)(1)论文
- 论商法的传统与理性基础(1)论文
- 论商法的体系化(1)论文
- 论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 计算机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育路径
- 自动化毕业设计-自动水龙头控制系统
- 商品房买卖中的定金问题(1)论文
- 计算机成本核算系统的建构
-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保护
- 触摸屏与PLC在磁流变抛光机中的应用
- 浅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论文
- 关于土石方机械维修常见技术问题浅析
- 浅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 探讨如何设计GPS软件接收机跟踪环路
- 勇敢挑战生活的考验──读《桃花心木》有感
- 在活动中体验,在思索中感悟──《桃花心木》教学与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抓住“反常的现象”思考做人的特殊道理──读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
- “多疑”“多虑”“多心”──《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 评《桃花心木》一课
- 做生活的主人──读《桃花心木》有感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教学杂谈
- 《桃花心木》教学片断
- 《桃花心木》教学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