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6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淡水养殖的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营造和模拟自然界水产种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采用无公害的科学配套技术进行淡水人工养殖。几年来,我们在丹东地区一直推广应用这一养殖技术。实践证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使淡水养殖业高产持续发展,并获得与自然野生品种相媲美的优质绿色产品,为人们健康提供优质水产品。现将其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树立健康养殖理念:
要进行绿色生态养殖,首先要树立健康的淡水养殖理念,要摆正水产养殖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关系。对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科学创新,结合养殖种类的生物学特点,创造良好的生态生存条件,按国家指定的有关水产养殖的法律法规,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饲养、防治疾病措施,使养殖种类体质健壮,生长代谢机能与免疫系统正常,增强抵御不良环境刺激的能力,使产品的品质无任何有害残留的优质绿色产品。
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措施
1、养殖池塘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土质保水性能好。
3、绿色生态法调节水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如:使用光合细菌、EM菌、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剂和底净、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人为的在水体中培育有益生物吸附有机物,净化水体环境,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使养殖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和自然界河水一样。
三、养殖种类和细菌的选择
养殖种类及品种的搭配以及其种菌的选择是水产养殖高产的基础,正确选择养殖种类和种菌,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水产绿色生态养殖的基本要求。
1、养殖种类选择:选择养殖的种类应适应市场需求,销售对路,养殖品种应是生长速度快,耐密养、混养、食性和饵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和抗疾病能力强的品种。
2、种菌的选择:一是选择天然水域中捕捞的种菌;二是选择正规种菌场培育的人工种菌,但必须是经过检验和检病后的水产种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种菌的养殖成活率和生长率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四、饲料的应用
无公害养殖水产品,在投喂的饲料中应杜绝添加多种激素、抗生素等物质,可合理的添加VC、腐殖酸、甜菜碱、肉毒碱、虾青素、糖萜素、几丁聚糖等生态型饲料添加剂。坚持使用天然绿色的优质饲料,在某些特养的品种上,应根据其天然食性,投喂仿天然饲料。
五、生态法防治鱼病
鱼病防治的方法是否绿色、环保、药物无残留,是鱼类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1、鱼和植物共生。实践证明:鱼和水生植物共同在鱼池中生长,鱼类很少生病,因为植物可利用鱼的粪便和残饵用做肥料加以吸收。消除了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净化了水质,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因而减少了鱼类的发病率。
2、混养法防鱼病。在养殖池塘这个生态系统中,养殖池塘中如果养殖品种较少,单一品种的比例达50%以上,往往该品种易生病。反之养殖池塘的生物品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健全,酷似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则鱼的抗病力越强,鱼的发病率就越低。多品种混养:草鱼、鲤鱼、鲫鱼、大口鲶、花白鲢等同池共存,每一品种的生态位不同,存在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如:鲤、鲫鱼寻食掘池底,破坏病原体的滋生环境,发病的鱼类由于行动迟缓,常为肉食性鱼类吞食,从而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生态系统自动防病,因而养殖池发病率低。 另外,应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选用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的中草药来防治鱼病,这样用中草药来防治鱼病,有既省钱又安全、环保、药物残留少,更有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优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金鱼吃苍蝇
- 难忘的一次教训
- 让我们的明天跟更美好
- 都是收割机惹的祸
- 成功靠勤奋
- 敲诈
- 难忘的一堂科学课
- 洗衣服
- 收稻谷
- 读《爱迪生传》有感
- 喜耶忧啊
- 读《再富也要“穷”孩子》有感
- 准备
- 拎泥桶
- 难忘的76分
-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的分析
- 对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 对旅行社顾客消费承受力的参考
-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 小议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及保护
- 对当前丽江旅游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新问题分析
- 对荔波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先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 浅谈审计失败的成因与对策
- 论演艺使游客感性价值提升的策略
- 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验,促进蓬莱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 “霸王条款”与旅游示范合同的制定
- 探索审计体制的改革
- 对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析
- 我国内部审计的制度缺陷与重建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词义辨析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问题探究
- 《斑羚飞渡》精彩句讲解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斑羚飞渡》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