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一道动物学试题的思考

关于一道动物学试题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5

关于一道动物学试题的思考

关于一道动物学试题的思考

摘 要: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一道动物学题目为例,从试题立意、试题特色、答题分析、学生评价、启发思考等方面对动物学段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动物学 试题 思考

动物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包含动物形态结构、动物分类、动物生态、动物进化等内容。传统的动物学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考前学生通常死记硬背,考后易忘。针对以上弊端,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动物学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采取平时段考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环节动物门学完后,我们在段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提出与蚯蚓有关的20个问题,并作解释。题目看似简单,但相对灵活,且无标准答案,从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值得我们思考。

1.试题立意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环节动物门代表动物蚯蚓的有关基础性、综合性知识,学生可联系实际,从形态、结构、适应、经济价值、分类地位、生活习性等方面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作解释。题目不要求从哪方面回答,学生答题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作解释。由于无严格意义上的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另外,该题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触到的试题有明显的区别,更注重学生对平时知识的积累、归纳和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并能用已学过的动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另外试题的变化对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

2.试题特色

试题立意新颖,符合高校考试改革的趋势:从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变,从一题一解向一题多解转变,从知识性命题向能力性命题转变,使课程成绩能够真正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状况。试题内容灵活,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际等知识的结合,并能延伸到动物学科新的研究成果。试题的变化给师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给教师创造了一个施展教学个性、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的良好环境;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汲取新知识、探索新课题的学习热情。

3.答题分析

从学生答题的质量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一是问题过于简单化,如“蚯蚓属于哪个门?哪个纲?”“运动器官是什么?分节属于哪种?”二是提出的问题和解释有科学性错误,如怎样区分蚯蚓的头部和尾部?蚯蚓的头部有哪些结构?“蚯蚓只分布在陆地上吗?”“蚯蚓的寿命一般为多少年,哪一阶段为幼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对蚯蚓的再生个别学生解释为体内有某种细胞具有保持原来形状的基因。三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表述不当,如“蚯蚓为什么能钻泥土?”应改成“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有哪些?”“蚯蚓的肠道中有什么?”应改成“蚯蚓的消化道具有哪些特点?”这样的提问更为确切。四是学生对提出的较复杂问题回答不全面,如“蚯蚓有哪些经济意义?蚯蚓神经系统的特征是什么?”少数学生只提不答,如“蚯蚓之间如何交换信息?”“蚯蚓是怎样逃避敌害的?”

4.学生评价

考试后,参加考试的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对本次段考进行了小结,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该类试题接触较少,课后又没有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在答题时仅停留在面上,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虽然学生的提问和解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试题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从以往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对转变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普遍欢迎这样的段考,对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外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希望在其它科目的考试中多出现此类试题,增加锻炼的机会。

5.启发思考

这次段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习惯于死读书、读死书,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思考,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热衷于教师划重点,考前死记硬背www.LWlm.CoM。因此,课程考试的成绩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试想,如果我们把这道动物学试题改为:请提出与蚯蚓有关的50个问题,并作回答和解释或者规定学生必须从蚯蚓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结构提出相关的20个问题,并作回答和解释,学生又会交上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是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应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要从考试方式、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会通过考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和综合应用等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散性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2]卢康,荣姜勇.关于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33).

[3]杨继昌.改革考试模式促进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7,(6).

[4]黄惠.高等学校考试的弊端和对策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4).

[5]曾名勇,李巍然.构建多样化的考试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6]朱中华.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

[7]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8]张凤俊.高校考试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谁说不相容?
爱的脚步
我眼中,你最美
惊蛰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彼岸
幸福的真谛
记住自己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记住自己失败的时候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你还会浮躁吗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店庆活动策划方案
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企划方案
劳动竞赛活动方案
乡镇美食节策划方案
关于郊区乡政府五年工作回顾与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足浴场所开业策划方案
休闲会所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旅游商品开发大赛策划方案
“未来之星”爱童行活动方案
环保购物袋推广方案
名人演讲论坛活动方案策划
职工运动会计划方案
电视知识竞赛方案
选美大赛策划案
银行VIP客户联谊会活动策划案
实行村民自治是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创新
俯视与仲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
否定的浪漫旅程──贝多芬与「英雄」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化
政府机构改革:目标、风险与建议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竞争法中的消费者标准(1)论文
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1)论文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适用原则研究(1)论文
对离婚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1)论文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的判例(1)论文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1)论文
谈高师钢琴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
《风娃娃》教学设计1
《称赞》教学设计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3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称赞》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