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

关于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7

关于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

论文关键词:儿童创作;儿童观;中国现代作家;中国当代作家

论文摘要: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与中国现代启蒙思潮紧密关联。本文梳理了20世纪初期儿童观的发现和确立的曲折历程,阐述了儿童本位价值观对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及在儿童本位价值观影响下的儿童文学创作的概况。

当下,无论谁都觉得儿童作为客观的存在是不证自明的,而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儿童”是经过自然科学学者和人文科学学者不断地研究证明才得以站在我们面前,儿童是晚近的发现。

一般文学研究方法均可用来研究儿童文学,但研究儿童:学要先研究儿童。茅盾于20世纪30年代在(关于“儿童文学”》一文中,回答了关于儿童文学的问题: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大概是‘五四’运动的上一年罢,《新青年》杂志有一条启事,征求关于‘妇女问题’和‘儿童问题’的文章。‘五四’时代的开始,‘儿童文学’是把‘儿童文学’和‘儿童问题’联系起来看的。”儿童文学研究学者朱自强认为:“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理论的基础,特别是儿童文学本质论的原点。”四既往的家、哲学家、学家、学家从各自角度的研究和论述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息:虽然儿童一直生存在人们的眼前,但千百年来却一直淹没在成人的群落中。

一、“被发现”的儿童

目前,为学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西方儿童文学的诞生应该是以法国童话家夏尔·贝洛1689年发表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及昔日寓含教训的故事》为标志。这本根据民间传说改写的著名童话故事集,其本意不是为儿童而写。作者时有其明显的目的,他含沙射影、旁敲侧击地把矛头指向宫廷贵族,揭露他们的阴险奸诈,用意深刻。但其中的(小红帽》家喻户晓,公认是一篇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以独立的精神姿态登上文学殿堂。也有学者认为,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1744年伦敦出版商约翰·纽伯里印刷出版的《巨人杀手杰克》。尽管看法不一,但是,最迟至18世纪中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现。

二、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生成与儿童文学的发生

在中国,儿童的发现要迟至20世纪初。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时期的重要事件。中国的儿童观或许可以说是“拿来主义”的产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的儿童多数时间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文化氛围中,儿童总是被隐藏在成人巨大的身影后面。无论是“儿童本位”还是“童心崇拜”,这些曾经的五四儿童观的理论支点,均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在前儿童发现时期,梁启超的很多儿童观念,就是与外来影响密不可分。他在自己主办的《时务报》上发表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大力提倡儿童戏剧。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从生物学、教育学、心、哲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力图铲除国人心中关于“人”和“人生”的种种误区,以科学的精神重塑独立的人格。“五四”前夕,杜威在中国各地,宣扬他基于和教育改革的“儿童中心”论。他赞同卢梭对教育的否定,在《明日之学校》中明确提出“教育即自然发展”的命题。杜威在华期间的演讲得到报刊的强力宣传,他的“儿童中心理论”必然对中国的现代进程产生影响,为“五四”时期“儿童本位观”的确立起到了推手作用。鲁迅早年受进化论的影响,借《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在杜威来华5个月后,写出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提出的“幼者本位”口号,颠覆了强调的长幼秩序,这可视作经“呐喊”而后的反思。

[1]

三、儿童本位价值观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

当儿童以独立精神个体的身份为成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他便开始以各种形式介入成人的生活、思维和领域,对儿童文学也产生了不容置疑的影响。《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写道:“儿童一旦被认为是独立的人,一种适合于他们的文学便应运而生。”周作人在回顾了中国的和现状之后,曾感叹地说:“中国还未曾发见了儿童,——其实连个人与女子也还未发见,所以真的为儿童的文学也自然没有。”川郭沫若最早明确运用“儿童本位观”解释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他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儿童文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童话、童谣、剧曲),是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由儿童的感官以直恕于其精神堂奥,准依儿童的创造性的想象与感情之。儿童文学其重感情与想象二者,大抵与诗的性质相同;其所不同者以儿童心理为主体,以儿童智力为标准而已。纯真的儿童文学家必同时是纯真的诗人,而诗人未必人人能为儿童文学。故就创作方面而言,必熟悉儿童心理或赤子之心未失的人,如化身为婴儿自由地表现其情感与想象;就鉴赏方面而言,必使儿童感识之时,如出自自家心坎,于不识不知之间而与之起浑然化一的作用。能依据儿童心理而不用儿童本位的文字以表现,不能起浑化作用。仅用儿童本位的文字以表示成人的心理,亦不能起浑化作用。”作为诗人的郭沫若认为儿童文学和诗歌有极大的相似值,都是重视情感与想象的文学类别,儿童文学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他认为儿童文学的要义是用儿童能懂的文字表现儿童的心理、情感、想象。郭沫若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确立了“儿童本位观”的文学立场和出发点。

儿童文学的拓荒者多为大家,儿童文学从登上文坛那一天起就有着高起点、高艺术水准的鲜明特征,成果丰硕,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道奇异的风景。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闸蟹
下棋
聪明的小猴
我的妹妹
投沙包大战
我喜欢的照片
画鼻子游戏
奶奶的劳动
雨中散步
骑车游南北大道
奶奶的生日
我把‘永’字写好了
小闹钟
过春节
大家的梦
#局党组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
***公司文艺活动方案
**电力"三位一体"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金秋涌起博湖潮”大型晚会策划方案
*建设局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物业公司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方案
×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
宾馆成立宣传策划部门可行性方案
校风建设方案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街道党建"三级联创"实施方案
2005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
*办事处“三级联创”工作方案
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与钢琴音乐的流派更替
试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
试论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与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
试论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中的音乐本位意识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浅谈培养歌唱艺术表现力的科学方法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试论音乐欣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试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人文精神与音乐形式的关系
试论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假如》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葡萄沟》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