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3
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大批有一定影响 的、有“质量”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构成了当代文学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艺术画廊,曾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的精神生活。许多年来,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人物形象都受到作家和评论家的高度重视。
但近些年以来,文学人物形象的创造出现了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 问题 :一是与以往数十年文学创作相比较,当代作家的写作愈发不重视有丰富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高质量人物形象的塑造,转而在创作中单向度极力追求所谓叙述的符号功能,强调作品的整体性寓言或隐喻性程度,过分地强调“形式感”,因而,忽视、弱化了对文学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 社会 现实意义,包括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艺术探索。我们发现,尽管叙述、语言、故事是文学尤其小说的要素,体现着一个作家的艺术追求层次,但能穿越时间之流最终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并非纯形式感觉,而是生动而内蕴丰厚的人物形象。也就是,文学主要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其价值和效能的。二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以西方为主导的 现代 化或“全球化”进程,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在文化和文学上所承受的空前的压力。关于文学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我们面临着与“五四” 时代 几乎相同的情形。具体说,在文学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认识上的取向:一种是拒斥西方文学的进入,坚定保持本民族文学自己的“纯度”;另一种是更多地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化”之中,彻底消除不同民族文化、文学内质上的差异。从 目前 的创作和理论两方面看,这两种取向都存在理解和认识的偏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人物形象的创造。
事实上,在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发展中,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尚、价值观念、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转型,文学的 内容 和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这种巨大的变化既有外来文明的影响与冲击,又是本民族自身强烈的变革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时代生活怎样变幻,那些铭刻着我们民族物质和精神的独特内质、内涵底蕴必然在作家创作中打下深刻烙印。而在文学民族性、文学人物形象内涵中居核心地位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即“民族灵魂”则是一个民族文学能够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核能。
不可避免的是,近些年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文学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呈现出某种模糊,少有鲜明民族个性、民族性格的状态。在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诸多“中国人形象”的民族身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民族性格内质和精神品性的“异化”现象,有的人物甚至可以置换到西方现代小说文本中,竟也会令人感到贴近不过,这实际上是将西方生活形态与方式进行“反认他乡是故乡”的张扬或复现。
在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作中,许多形象表现出过多“人工”的制造痕迹。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出现了各类众多的市民形象:都市文化人、都市白领、都市平民、都市嬉游者。这些形象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对现实生活所做的“近距离”的审美描述,但作为审美形象,这些“新形象”不只是具有单纯的审美意义,而要切实地体现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简言之,这种审美形象的塑造不仅要取决于当代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 经济 状况,还要考虑当代中国人的民族信仰、民族心理沿革、民族心理建构的原形、要捕捉民族生命隐秘的启示以及文学人物的民族精神构成。忽视这一点,必然造成文学人物形象内在精神特质和民族传统性格、身份的分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颐和园导游词
- 养蚕
- 胜似亲人
- 时间都去哪了
- 因为选择不同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我的蝈蝈将军
- 可爱的小猫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观察
- 再逢中秋
- 黄山导游词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观察豆子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小海蟹》
-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 《美丽的小路》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美丽的小路》重点问题探究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 《美丽的小路》教学目标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