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边城》人性美

浅析《边城》人性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5

浅析《边城》人性美

【摘要】《边城》是作者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作品,在这个历史时期作者深深体会到,都市文明的虚伪、怯弱、懒惰使人窒息,他以期待的目光回望湘西,在湘西的山水人事之间寻找理想。他发现只有湘西的原始生命形态才是充沛旺盛、火辣的,是完全依靠人性原则生成的。他在《边城》中描写湘西男女爱情、邻里互爱等人际关系,来表现人性美,这种美是淳朴的、原生态的、至高无尚的、可尊可敬的美。

【关键词】《边城》 人性美 解析

一、生命本色的美

在谈到《边城》创作动机时,沈从文曾说:“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他在许多文章中,都表现出对生命力的肯定和无意义生命过程的批判。他不断探索他的信仰和挚爱的生命,他发现只有湘西人的生命,才是活得胆大包天和痛快淋漓的,绝对没有拖泥带水的僵态。这里的生命不知道死,死即生,生即死,生生死死。这正是作者在《边城》中所追寻人生理想的终极指向,这一切都是通过描写湘西人的鲜活形象得以彰显的。

《边城》以湘西边境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写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小说围绕这个故事,对边城富有特色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作了诗情画意的描述,展现了边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和人们美好心景,讴歌了边城百姓淳朴的人性美。

《边城》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古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居乐业。”边城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人:有老船夫、翠翠、船总顺顺、天保、傩送、过渡的客商、吊脚楼上的妓女等人物。他们都真真实实、活活泼泼地生活着,构成了近似完整理想社会。在这里存在贫富之差,却人人享受着平等待遇。他们依靠着劳动过活,与人为善,以诚相待,没有都市文明的虚伪、污浊、狡诈、自私,只有充溢着原始本性的天性和淳朴品性。

老船夫管理着碧溪咀的渡船,活了70年,从20岁起便守在这溪边,50年来不知来去渡了多少人。他爱这里青山绿水,爱渡船,爱过渡的人们。几十年来,无论晴雨,必守船头。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他善良、质朴、忠实,遇到过渡人要付钱时,他便俨然吵嘴似的申明:“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给了钱,老人便用这钱买了茶叶和草烟,草烟慷慨送给会吸烟的过渡客,在六月里,将茶叶用开水泡在大缸里,供过路人饮用。

他宽厚热情,慷慨大度,有时他进城买酒,遇到熟人必请人喝酒。他和外孙女却过着相依为命的清苦日子。却安然自得,其乐融融。在渡船老人身上,体现了美好淳朴的人性美德,这是生命原生态透溢出的生命存在形式之美,也是生命存在形式的本真。他曾告诉翠翠:“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要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佩活在这块土地上!”正是他在自然界中磨炼出来的山水硬朗性格深深地影响着翠翠,使得她面临大老的死,祖父的长逝,二老的不理解和不辞而别等等遭遇,她都能坚强地活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的爱人,也许明天回来的爱人。”可见翠翠是一位天真、活泼、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之女。她对傩送的爱情纯洁自然,丝毫没有受到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而是出自自然的人性,天真的爱,就像山野间盛开的山花,散发着大自然赋于的芬芳,自然真切而又震撼人心,天保和傩送既是兄弟又是情敌,他们俩为爱一个女人却没有忌恨,而是表现出诚挚的仁爱之心,公平竞争,互相谦让的高风亮节。这些人物的仁爱之心,高贵品质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就是作者所要歌颂劳动人民的人性美,生命美的具体表现。

二、爱情本色的美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大部分作家写男女婚姻爱情故事,都遵循男女个性解放,妇女如何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恋爱的原则。而沈从文描写青年男女爱情不落俗套,标新立异地以人本能欲望为前题,自然而然地产生淳朴爱情,这种爱情是人性爱,人本能的爱。

翠翠对傩送的爱是忠诚的,坚真不渝的,没有因人事的周折而改变最初的选择。她拒绝大老天保的托媒说情,心始终放在傩送身上,致使大老因情场失意溺死茨傩,二老因对她和祖父产生误会,一气之下驾船下了桃源。她却仍然坚守对傩送的爱。祖父去逝后。她独守渡船等待着那个没有归期的爱人,“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翠翠以一颗金子般纯洁、淳朴少女之心,谱写着人性美的爱情颂歌。

傩送也是一位出色的小伙子,眼眉秀拨山群,为人聪明而富有感情,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矫情,不仗势凌人。他第一次见到翠翠就倾心翠翠,借给老船夫送酒机会,去看翠翠并邀请翠翠,为了他们甜蜜的爱情,半夜里,他遵照当地习惯,很诚实与坦白地为一个初生之犊的黄花女唱歌。当他面临渡船和碾房做出选择时,他舍弃碾房,愿为爱情守一辈子渡船。他对父亲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许我命里只许我撑个渡船。”话语委婉体现出他爱的分明、爱的忠真、爱的自然。这是边城人民爱情与美的化身。这样的爱才显得人高大,令人向往,让世界为人类所拥有,这正是作者对爱情的彰显,对人性美的诠释,对爱情本色的赞美。

在旧的封建婚姻习俗束缚下,翠翠和傩送爱情终成悲剧,但是作者一生都在用笔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表达着自己的抗争。他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彻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这种自然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朋友
秋天的落叶
可爱的四季
我等了很久,还是没有飞雪
一生中遇到的四个人
雨中漫步
送老师一份乐,体老师一片情
原来这也是一种美
澳门回归
小雪花
1度的温暖
秋天音乐会
无奈成长
不要太爱一个人
丰收的季节
中职汽车专业班级管理心得
“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重要培养目标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启示
激发高一后进生学习英语兴趣初探
提高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思考
从小学英语教学看中国基础教育的负向功能
浅谈新课标下体育反思性教学和实践的意义
关于医用化学渗透现象的讲解探讨
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
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的有效整合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拓展有法 迁移有度
《三峡情》评课材料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教材简析
《三峡情》教案之一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之二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案之一
《三峡情》教案之二
《父亲、树林和鸟》教材简析
《父亲、树林和鸟》探究感悟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教材简析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案之二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建议
《三峡情》教学建议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教案之一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之一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探究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