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试析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指的是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文化优势和影响。改进网络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二要建设高校的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学队伍;三要利用网络文化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优势 影响 路径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性特征

1 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是网络信息传播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网络文化的兴起意味着网络资源拓展的速度在加快,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促进了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对网络文化下定义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网络发展角度看文化建设,强调的是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重点分析关于技术与网络拓展的关系;另一种是有些人认为网络文化的概念可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去分析网络建设,它主要是强调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的转型。以上从单一的一两个方面去看待网络文化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网络文化是新兴的文化与资源共享的产物,它指的是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2 网络文化的社会性特征

社会是人类聚集的产物,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社会中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是帮助人们成长的一种动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是将社会虚拟化并简易化,从以前的旧模式下的交流变为网络交流,网络文化平台不仅仅拓宽了交流的信息量和渠道,而且让每一个人都参与了进来,成为了信息交流的一份子。网络交流在发展中慢慢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内容,让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信息网络平台承接了社会中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将社会中的各种交流与沟通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利用了各种资源的良好配置,整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自身的价值。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就是建立了一个网络虚拟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用户通过资源的使用传播建立的各种网上关系、网络信息连接点、网络图书库、网络媒介、网络友谊、网络商务、网络交易等都是真实社会中存在过的身影。如今的网络扩展的范围已经到了无所不及的程度,只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使用无线网络在地球的一个角落就可以浏览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也可以将你个人的观点、评论、信息等发布到网络资源平台。信息网络技术使沟通无处不在,让交流触手可及。

二、网络文化的优势

1 网络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国际化优势

网络平台具有涵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完全的开放性和交流性等优点。网络文化的发展不只局限在单一的地域性范围内,而是趋于国际化。网络文化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宽自我想象力空间,提高对信息的重新认识,能够站在客观和公正的角度,清晰地分析问题;对待国际化平台中的不同文化和不同思想,大学生要持一种学习心态,要树立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培养多元文化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培养会帮助大学生树立一种自我独立意识,拓宽视野,打破以往的封闭状态。多元化的大学生文化观念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帮助大学生向国际文化学习,打破时空的限制,接触不同的文化精髓。网络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覆盖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加强了不同地域间人们的交流与合作,网络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将不同的文化信息带给不同的用户。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上已经离不开网络平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今后的成长、生活、工作产生着深远积极的影响。

2 网络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自我空间,激发创新灵感

网络文化平台的无限制性可以帮助大学生追求自我的空间建设。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而网络文化平台恰恰帮助大学生获得了这个拓展的机会。首先,网络文化因为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所以在文化学习时,网络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且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扩充了大学生个人的知识积累,保障了个人的学习能力提高,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网络上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会持续创新和改进,网络学习会把陈旧的书本学习与课堂死记硬背改变为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方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循环,而是引入了立体化的学习模式,由静态学习转变为动态学习,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将教育的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从而使教育和学习方法向多元化、现代化迈进。

3 在网络文化的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平台模式,很多国家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类型都可以互相交流和共享,这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帮助不同国家丰富文化概念,提高文化价值。网络文化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完全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不同的文化带给不同民族的优势有哪些,而且还可以分析哪种文化在当前情势下适应于我国的发展。在众多文化学习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头脑,取长补短,发挥自我优势,推陈出新,对有帮助的文化进行学习和参考,并研究其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对落后的不符合当下发展的文化内涵要善于区别,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途径。 "

三、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2 网络文化影响着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其广泛性和快速性、平等性和隐蔽性,也正因为这些特性,带来了相应的缺陷。美国掌握着信息技术的主导优势,在网络平台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美国利用网络信息侵蚀着我国的信息化采集平台,利用不良信息的宣传与传播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发展本来目的是为了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帮助信息健康传播,促进用户更新自我知识,拓展自我学习方法与思考方法,但因为不良信息的输入和扩散,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健康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建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体系的知识了解不透彻、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目标不清晰是造成思想政治学习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分析我国网络平台信息分类数据可以看出,西方资本主义会采用信息平台侵蚀的方式来削减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用西方化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来淡化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民族意识;大量的网络不良异质信息会导致大学生思想的混乱,学习方式选择和意识形态上会出现问题,而且,外来的淫秽、色情、暴力、欺诈、迷信等丑恶内容在网上广为传播,容易弱化学生的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动摇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网络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利性虽然方便了信息的采集和获取,将不同文化交融在一起,共同学习和分享快乐。但是,虚拟性和便利性也使人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和距离,让交流只能停留在网络上而不是现实中,失去了真正的交谈和面对面的沟通,让情感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大家越来越多地看到,网络虽然便利,但却使人们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大学生在经常使用网络后,相当一部分人感觉自我空虚,寂寞,性格变得更加孤僻;情感淡漠,不喜欢现实中与人交流沟通,苦闷、忧郁、焦虑的消极情绪充斥着他们的头脑,让大学生倍感痛苦,毫无方向可循。这正是网络化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可怕的负面效果,它不但影响了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确立,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心理,产生了许多疾病,对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中的不合理性也随着负面效果的放大而增强,表现为对网络的过度痴迷和依赖心理,网瘾不能消除,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孤独、自闭等,使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被扰乱。这是一个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并给以调节、较正。

四、改进网络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1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信息化网络文化传播得更加便捷并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其了解网络文化知识。网络文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需要从整体上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最主要的是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将大学生所接触的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和重新安排,对所包含的信息作新的定位和归纳,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个人的学习精神,而非由好奇心所引发的不良嗜好。我们要运用这种监督手段来加强高校内部的网络文化管理,抑制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和异类信息侵蚀大学生的健康思想。在网络文化的筛选中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民族文化与民权文化,要提倡健康人文精神,坚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兢兢敬业、自强不息的文化。在网络文化的传播中,必须要坚持防治淫秽、色情、低俗、低下、颓废、腐朽、追求享受的文化进入到校园,扰乱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环境。同时,要努力办好校报、校刊、校广播站、校园有线电视台、黑板报、宣传橱窗等,使之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文明健康的情操和审美意识,从而为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建设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学队伍

高校建设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学队伍是改变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学动力的解决途径之一。一方面,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都与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差异。它的特点是交流性较强,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和书面文件的共享,学生们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参考,互相借鉴,加深了解;而且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在线对话、在线视频,这样提供了充分的交流空间,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学和放松交流。开展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原则,抓好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遵循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带领学生积累知识,实现理想。教师要摒弃网络文化中包含的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对待网络陷阱要保持警惕,分清环境,看透网络异类文化的本质,帮助大学生脱离异类信息的束缚,使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培养和锻炼具有综合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教师作为引导大学生的主导力量,要丰富自我阅历,提高辨析能力,还要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不但对当下环境的网络文化了解透彻,还要对不同学生群体所喜爱和厌恶的网络文化做分类和调查,不单单只是研究网络文化,重点是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变化,通过掌握合理的和科学的引导措施,带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开启他们自我发展的动力。一名好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也应是好的网络技术应用者,有必要给教师队伍配备先进的网络硬件条件、资金支持和其他必要的服务设施,使他们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引导能力。高校中培养起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努力工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文化教学模式坚持下去,推动我国健康人格网络文化教学的发展,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建设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我国综合化人才储备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 利用网络文化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热点问题,对学生在成长、成才、学习、生活、就业、交友、娱乐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正面引导和帮助,在通过网络对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网络文化传播附带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能积极影响大学生的信息,也有消极影响大学生的信息,面对不同的信息大学生要懂得区分、取舍,要能正确地通过网络文化传播,提高自我的价值观。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第一生产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的积累离不开信息的搜寻,如今信息化时代将世界联系在了一起,信息之间可以互相交融贯通,国家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地创新学习模式。思想政治教学也要打开思路,利用网络文化教学,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思想政治学习网络,让大学生以会员的身份注册并加入其中的讨论,如建设网络聊天室互相交流,建立讨论贴吧让大家畅所欲言,开展专业老师在线答疑服务,并将思想政治著名讲师和专家的视频资料储存在服务器上以供全国的网络思想政治学员进行下载和观看。这将是一个新的机遇,将是一种新的方式,引领我国高校开展好信息化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健康人格。对学生要开展网络伦理和法律约束的培训,使学生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提高法律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注意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拔牙
写生感受
我帮妈妈做件事
读“学问”的故事
海边玩儿
快乐的星期六
暑假趣事
快乐的一天
我的妈妈
春天来了
多彩的秋天
做一天的小保姆
汶川地震有感
姑姥爷终于爱洗澡了
妈妈,你快回来吧
寒假活动计划
残联工作思路
乡镇学校完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规划
大班三八妇女节题活动:我为妈妈送健康
市就业局就业再就业工作思路
社区学雷锋活动计划
党员冬训实施意见
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实施意见
学雷锋活动月方案
毕业生实习动员会方案
关于发展我县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议案
国土局整改措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00字左右高中
文化局工作思路
大班下学期班务计划
对韩国喜剧影视特点
论电视纪录片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1)论文
陈乔恩偶像剧女王的不败神功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分析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
论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指导(1)论文
浅论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范围(1)论文
论《非缘勿扰》将生活剧换上偶像剧马甲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方式创新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电视剧产业运作模式发展趋向
谈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地球爷爷的手》
《借生日》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匆匆》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