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调适对策调查研究

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调适对策调查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0

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调适对策调查研究

"

论文摘要: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及校园稳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工作职责不明确、职业认同度低和发展出路不畅通、管理考核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心理培训等原因使得辅导员容易产生紧张、自卑、焦虑、挫败等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从正确认识自我、改变角色认知、提高心理素养等角度提出高校辅导员自我心理调适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对策

高校辅导员充当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及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等多重角色,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维护校园安定和学生思想稳定的重要力量[1]。然而,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往往被所忽视,作为社会人和职业人,他们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身心压力,面临多种矛盾的困扰,这些矛盾和冲突无疑会引发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教育效果。为此,本课题组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现状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了引发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自我调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

本课题组先后对广东省内6所高校的181名辅导员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并辅以网络问卷的形式。本次调查对象涵盖文史理工农医等各专业辅导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除了问卷,还利用网络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国高校辅导员在现有管理体制下,面临的是保姆式的管理工作内容、更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的职业认同感、不明朗的职业发展方向等多种压力,无疑会导致辅导员出现工作厌倦情绪及情感耗竭现象,具体表现为:

(一)事务工作繁琐,精神长时间紧张

(二)社会地位不高,造成心理自卑

调查结果显示,有86.4%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比专任教师低。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工作重心大多放在“学术科研”方面,对学生工作是口头重视实际关注不足。从学校管理者和专业教师的角度来说,认为辅导员“术无专攻”,就是负责大学生衣食住行的高级保姆。从学生角度来说,辅导员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当学校要求与学生自由发生冲突时,学生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就容易转移到辅导员身上,难以对辅导员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导致辅导员工作威信不高。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来说,辅导员表面上有教师和管理者两种职业选择方向,但教学科研工作量的严重不足使得在职称评定方面处于劣势,各种管理岗位的竞争机会又往往倾斜于行政干部,这种两难的尴尬境地使得辅导员各方面都自觉矮人三分,直接造成其心理失落和自卑。

(三)扮演多重角色,引发情绪焦虑

调查结果显示,98.1%的辅导员反映自己经常扮演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甚至“学生保姆”等多种角色。这种角色的多重性导致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陷于矛盾境地:既要为人师表、博学多才,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又要解困助贫、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既要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树立辅导员的领导地位,又要公开平等、严于律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同的环境,对辅导员的角色需求和定位也不同,辅导员为了成功地扮演职业角色,就要灵活合理的处理各种角色,有时就不得不在面对学生时压抑自己的情绪,特别在同时扮演多个对立角色时,角色需要之间的取舍容易引发心理冲突,导致情绪焦虑。

(四)教育效果不明显,产生心理挫败

调查结果显示,87.5%的辅导员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教育效果。首先,辅导员工作内容复杂庞大,涉及面广,负荷较重,劳动成果不能立竿见影;再者,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多元化取向诱发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观念与思想,他们常常从实惠的角度来判断和选择所接受的教育,使一些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出反感情绪和消极态度,不少学生错误的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虚架子,甚至有的学生还故意摆出敌对姿态;另外,90%以上的学生忽视辅导员对自己人生的教育引导作用,未能把辅导员放在与专业老师、班主任同等尊重的地位。辅导员在长期、反复的职业期望的失落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职业挫败感,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势必会受到波及,容易造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隔阂。"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只有认真分析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原因,找准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的源头,广大辅导员们才能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更好的自我调适和保健。

(一)工作职责不断拓宽容易导致辅导员心理高度紧张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使得辅导员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责远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涉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党团员发展,班集体建设,各种评优推优、奖助学金的评比与发放,院系行政工作,以及各种临时性突发事件。近年贫困生的勤助学贷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大学生婚恋及家庭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也不断进入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有的学校辅导员甚至还要对学生的早操、早自习和晚自习、宿舍内务进行监督管理。繁杂的工作职责,使得辅导员经常充当“万金油”,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加上辅导员人数配备的明显不足,使得很多人无论上班还是下班,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二)职业发展的局限致使辅导员产生心理失衡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成员,但在各项优惠政策都向教学倾斜的高校,辅导员属于教师中不被重视的群体,待遇普遍比不上专任教师。另外,随着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不断拓宽,无论在责任风险,还是个人素质能力方面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在众多的学生事务管理中,根本没有时间做深入思考、更谈不上进行理论探索和开展科研活动,辅导员处在一无教学,二无科研,职称难评,职务难上、待遇不高的困境中,极易令辅导员产生个体挫败与沮丧感,从而引发心理失衡。

(三)社会挑战与高校保障机制的缺失加重了辅导员的心理不适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想碰撞,使人们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产生了不少模糊的认识。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以及所处的社会现实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责任与理念存在一定差异,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得不到学生响应,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许多高校在利益分配、工资待遇、职务职称晋升、专业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某些高校辅导员酬金低于同级别行政干部的水平;对于长期缺编,一人承担多人工作量的也没有体现,“多劳不多得”。社会环境的各种挑战与高校保障机制的缺失造成辅导员奉献与获取的不对等,严重压制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辅导员的心理不适。

(四)缺乏专业的心理培训致使辅导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不高

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抗打击能力差,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容易加重心理负荷。调查反映,有53.2%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排释的原因是缺乏专家或有经验人士的指导。目前高校未建立有效的辅导员心理互助机制,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还处在创建论证阶段,大部分辅导员自身也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技能培训,缺乏专业的心理自救能力,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时只能靠“自我消化”。

三、解决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自我心理调适

除要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外,调查发现,84.8%的高校辅导员认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应内求,通过对自我心态的调整,排解内心压力,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了解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长短处和发展潜力,肯定并接纳自我,对事业发展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对事业成有一个较为切实的期待,减少和避免与他人比较所产生的心理失衡。同时要承认自己在压力情境中存在的消极、冲突、痛苦反应,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宣泄,如忘却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在情绪激动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减缓心理压力;学会适当的倾诉,释放心里的积郁,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通过正当的消遣娱乐、旅游、体育运动和音乐欣赏、阅读等方式,达到排解不良情绪的目的。

(二)改变角色认知,增强事业归属感

要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就应改变辅导员的角色认知[4],让辅导员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虽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许多有利的方面。正确的角色认知能让辅导员恰当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而愉快地接受相应的职业角色。只有愉快地接受这样的职业角色,辅导员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对辅导员这个职业有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才能正确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不断健全自己的心理。

(三)提高心理素养,增强抗压能力

辅导员首先要接受一定的专业心理学培训,参照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本职工作的要求也是自我心理教育的需要;其次,辅导员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辅导员要注重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第四,辅导员要增强自我适应能力,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去适应教育管理的变化,主动适应学生特点的变化,主动接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第五,辅导员应树立正确压力观,辩证地看待压力,努力控制和减少压力,勇敢面对和有效应对压力。

四、总结

高校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对于个体和群体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调适应从源头抓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坚定信念,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并掌握和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健康成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事在人为
第一次洗书包
骄傲的小白兔
捉迷藏
蜜蜂飞进了教室
我们都是“家用电器”
学咏春拳
遗憾
去秋游的一天
好吃的西红柿
我的小弟弟
国庆游记
快乐的校园生活
喷泉
我们的校运会
优秀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报告
大学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最新范文
8月份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大专毕业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4月份入党转正申请书
5月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通用经典版入党转正申请书
09年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二)
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2009人民警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标准员工版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军人党员转正申请
7月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6月份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1)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传动逆变器系统国产化方案
试论方妙英民族音乐理论建树研究
飘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国的变法思想与法治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研究
浅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让政治为音乐做“嫁衣”
党委常委委员人数问题与党内民主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型轨道结构的选择
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控制中心系统设计研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选择
城轨交通接触网双导线风载体型系数的选用
关于我国发展轻轨与铁路共轨运行系统的探讨
全球视野下的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概述
《翠鸟》教学设计之五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二
《翠鸟》教学设计之四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的教学随想
《翠鸟》教学设计之七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翠鸟》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