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

论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 汉语言本科专业 课程设置 设置原则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不断地提出不足、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的日趋完善。本文就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原则:整体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并做了简短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人才市场对汉语言专业人才,尤其对高学历、高素质的汉语言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短期班和进修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新形势,在高等学校开设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实有必要,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这一领域的研究,现今显得尤为重要。

1 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的回顾与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经历了半个世纪。这期间经历了三个转折点: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创始、确立及发展。时至今日,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虽日趋成熟、完善,但我们还应意识到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1950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政府首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换留学生的建议。1950年9月,清华大学按照教育部指示设立了汉语培训班,全称为“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1年1月,专修班33名留学生全部正式上课,教材是《国语入门》改编。这是我国为留学生设立的第一个汉语班级。自此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南宁育才学校附属中文专修学校、桂林中国语文专修学校。这些学校的成立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总结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标志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确立。是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里程碑,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0年代初期和中期,北京语言学院成立并接受了3000名越南留学生为主要标志。这一时期仍然是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预备教育。

1975年,北京语言学院开始试办以外国留学生为对象的汉语言专业,当时的专业名称为现代汉语专业,学制三年(包括一年级)。197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该校设立现代汉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在一年级汉语预备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三年专业教育。1978年现代汉语系正式成立,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这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创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及足够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上,曾经选择中国概况、中国历史讲座、哲学、汉语概论、报刊听读、古代汉语、翻译、汉语概论、文言虚词等对汉语水平要求较高的,作为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主要课程。

到了80年代中后期,经历近10年探寻和摸索,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日趋成熟,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逐渐规范合理。按照课程内容的性质,现代汉语专业的课程大体上分为四大课程:语言课程、语言知识课程、文化课程、兼具语言课程和文化课程性质的语言文化课程。

2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汉语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所需求的能运用汉语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就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本科学历课程。因此,在设置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应考虑以下原则: (下转第109页)(上接第84页)

2.1 整体性原则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是四年制教育,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所设置的课程应力求连贯、系统即为整体性原则。

语言教育学科体系应当包括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三大部分。理论基础和学科理论这两方面教学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及显著效果,但这两方面与第三方面——教学实践还处于脱轨状态。因此,在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中,有必要设置相关教学实践类课程。

吕必松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在似乎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初级阶段,学生在课堂上操练的机会还比较多,而到了中、高级阶段,操练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这是不正常的。” ①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主导思想偏离了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原则。

2.2 适用性原则

汉语言专业的开设本身就是为适应社会实际需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培养通用型实用汉语人才,能够流利地用汉语交际,具备较高的汉语运用能力,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胜任翻译、中文教学、文化交流等工作,具有研究中国语言文化能力。所以设置课程的同时必须要适应这些需求,这就需要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上都要考虑适用性原则。“现代科学发展中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尤其是强调人、自然、社会的系统联系,课程的综合也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一些课程要拓宽学科领域,打破以往的学科界限。”②

2.3 功能性原则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载体,也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正如吕必松先生所指出的“一切正规的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都应当是培养目的语的能力和运用目的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③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偏重对语言结构的习得,忽视了语言功能的培养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了“断层”现象。因此,从初级阶段起在课程设置上就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渗透给留学生中国的文化传统。

2.4 应用性原则

以上三种原则都是应用性原则的基础。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原则是如何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运用到课堂以外的各种环境中去。如何训练留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切实提高留学生汉语语言交际水平,这是大多数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克星,解决这一困难的方法:其一是,应重视培养留学生正确的语言习惯。由于留学生已掌握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社会背景等,所以在学习习惯用语的时候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其二是,应重视留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用语与中国大学生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进行接轨。如:新兴词、外来词、网络用语、自编词等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也应酌情考虑。④

注释

①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汉办编印,1996.

②张黎.留学生本科的汉语言专业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

③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④刘珣.试谈基础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对外汉语教育学科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2]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功能和基本分类.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程裕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阿Q新传
我想飞
我的假期生活
当一天“家长”
阿Q新传
我的假期生活
尝试——当一回凯伦
精神救助
秋天的校园
精神救助
意外的收获
我的假期生活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
一次大胆的尝试
永垂不朽的精神
试谈办事的学问-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中、西职业经理人的差异-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的道德观-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定制营销-21世纪的营销手段-市场营销管理论文论文
以质量创造品牌-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华为认证培训概述培训与认证论文(1)论文
企业人才的留与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Murry Dalziel谈杰出CEO的素质-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培训讲师的四种定位培训与认证论文(1)论文
沃尔-玛特的理念定位-企业管理论文论文
电子商务师职业培训创造就业机会培训与认证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人是职业领导者吗?-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企业培养内部讲师的思路培训与认证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准-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苏州企业培训师讲师团正式开展活动培训与认证论文(1)论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作品介绍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阅读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范文习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一
《大自然的启示》老师语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母亲河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中华民族魂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美文欣赏 古黄河晨曲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提高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相关故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积累篇